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2月17日晚,话题“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冲上热搜第一,平静了好一会儿的疫情,又要开始了吗?
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据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记者注意到上一次报告周期(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23日)尚未有XBB.1.5报告,可以确定这一例是在1月底到2月上旬检出的。
“国内首次检出”?并不是!
今年1月初,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就曾发现XBB.1.5毒株。
1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所以,该话题词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内地首次检测出XBB.1.5本土感染者”。
它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1月25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出现这两种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访谈中提到,在美国XBB的一个分支XBB1.5已成为流行占比不断增大的毒株。XBB.1.5有着明显的免疫逃逸,几乎相当于一个全新的病毒。与此同时,BQ.1毒株也在很多国家流行。
“我们国内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感染的,这次感染之后产生的抗体至少能够保护三四个月,大部分人可以保护半年以上,到今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人应该都还在免疫保护期内。”李侗曾指出,目前对于BQ.1和XBB的研究表明,虽然它们的免疫逃逸能力较强,但我们目前感染的BA.5等毒株对于这两种毒株仍然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
1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BQ.1和XBB尚未像BA.5.2和BF7一样在我国展现出传播优势,预计BQ.1和XBB传播占比会逐渐升高,但不会单独引起新一轮疫情升高。预防BQ.1、XBB和预防其他变异株一样,我们要加强病毒变异和疾病严重性等情况的监测,保护好高危人群,倡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这两种毒株,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李侗曾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经历过感染,大家对于防护也有了很多经验。目前我们仍然应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这些好的卫生习惯要继续保持下去。”
XBB毒株是否会主要攻击人的肠道?
要囤药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不管是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阿尔法或贝塔等早期毒株,都会有人感染后出现肠道症状。原因在于新冠病毒的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新冠病毒结合细胞的主要受体,它除了在肺部表达外,在肠道和呼吸道黏膜都有感染。但由于个体差异,是否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临床反应不同。
对于最近受到关注的XBB.1.5,没有证据提示它比其他毒株更易导致胃肠道症状的增加。大家没必要大量囤药,可适当储存一些必要的药品。
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目前,两类人群需要尽快接种疫苗,一是这次集中感染潮中既没有进行过序贯疫苗接种又没有被感染的人群,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二是儿童,特别是刚满3周岁尚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这类人群务必加紧接种。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提醒,由于新冠病毒长期存在,即使世卫组织未来有一天会解除新冠疫情紧急状态,也需要同时发布提示,至少要像对待流感那样,将新冠作为全球监测的重点传染病,并指导各国建立常规监测系统,探索建立类似流感那样规范化的年度常规疫苗接种制度。
新冠病毒“突然消失”了?
李侗曾医生表示,从国外的很多地方来看,新冠疫情是没有那么容易消失的,往往是一波疫情之后,过两三个月就又来一次小的疫情,甚至有的地方是每隔3到6个月就来一次疫情。所以,我们刚刚经历这样一次大的疫情高峰,那么下一波是什么时候出现,会到什么程度,现在都还不知道,只能是说做好这方面的监测,同时,也提醒这些脆弱人群,要更好地防护自己。
感染之后一般保护期是6个月以上,对于免疫力好的人,可以保护6个月以上;免疫力差的人,可能3个月以后他的保护率就下降了。但是在3到6个月之内,相对是安全的,除非这个病毒再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异。
来源:北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