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工作方式、运行机制,当好社区里的“当家人”
刘长江,是2021年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荣华街道天华园二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作为一名社区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通过走实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使社区工作实效显著。
坚持党建引领,让党建服务覆盖每一个人
天华园二里社区是由高层、矮楼、别墅、商住多种业态,总计3000多户居民和商户构成的复合型社区,面对社区治理的复杂课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融合是刘长江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走访和实践,刘长江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与社区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性地提出“共同围绕一个党建目标、聚焦两条共治主线、汇聚成一股合力”的社区党建“1-2-1”工作思路,通过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工作这三个层面多元衔接,将网格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延伸至楼门单元,并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将属地治理要求和责任制下沉至包楼包片,逐步形成“分而治之”的“小属地”工作模式,实现了服务居民“全响应”,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独当一面”的综合能力素质。
夯实社区基础,着力提升社区工作团队效能
为了服务好居民生活,社区工作者是居民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刘长江按照工作需要调整优化了组织分工,制定出适应社区工作特点和所辖区域实际情况的工作运行程序和考核指标,建立“我—我们—大家—所有人”四级组织动员模式,带领社区党组织班子共同研究制定AB岗联责互保、关键工作指标动态考评机制,总结提炼“谈、议、促、动”四点工作法,有效回应在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新变化,让队伍效能大幅提升,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为社区防疫和治理夯实了基础。
2020年初,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天华园二里社区依托“小属地”包干制,压实责任、促进实效、解决难题,实现“离岗不离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仅用18个小时便将社区8000多人整体排查一轮,为上级指导开展防疫工作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数据资料。
坚持自治为基,向“由民做主”转变
在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中,对于有200个楼门的天华园二里社区来说,撤桶并站是摆在眼前的“老大难”,如何破局?在有效时间内获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是关键。
刘长江引导社区工作人员以党建“1-2-1”工作模式为抓手,在统筹推进的前提下,广泛公开地进行议事协商,短短数月就开展议事15轮,通过“充分议、议充分”,把“事儿明了、理儿通了”最终将意见变成“议建”,实现了198个分类站点减少至25个的平稳过渡,并配合街道完成改造提升,使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去年8月底,天华园二里5个小区同时组建成立物管会及其临时党支部,为持续发挥物管会常态化治理作用,社区党委统筹建立机制,从“规定动作”到着眼小区特点、回应群众需求的“自选动作”,逐步形成基层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的规范格局。
作为一名从企业工人“转型”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来说,刘长江工作的动力是对社区工作的情怀和执着。他说,今后将以“三牛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夯实社区治理之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