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18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三城一区"中心工作,全面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1、加强开发区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研究。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委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研究明确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思路,开展机构历史沿革、部门职能分工及人员编制等方面基本信息调研整理;完成市、区权限分工情况专项调研并提出部分权限下放建议;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入区审批、纪检监察、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专项摸底调研。

  2、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体系。结合机构改革谋划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优化协同高效的开发区管理架构。制定开发区环境保护职责分工,调整侨务工作职能设置,完成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改制工作。

  3、推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深入开展。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建立跟踪机制。健全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梳理工委管委会各部门与街道职责清单;广泛组织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动社区减负工作,核定"街道自主经费",为基层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二、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4、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及权责清单梳理,制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实现"次办结"、"零跑腿"、"加速度"、"零见面"、"只进一门"等具体措施实施。开展"放管服"问题清单、"放管服"考评细则、公共服务便民化方案反馈意见汇总整理,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全行政服务大厅职能,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5.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与国家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好衔接。

  6.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完成两处交易平台物理空间整合工作,公共资源交易分平台服务设施齐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填报系统"上线,与市级平台端口对接。整合规范升级评标专家库,顺利对接北京市评标专家库。

  7.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目录及结果公示工作。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贯彻《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监管,开展现场检查和调研,关注企业发展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外商投资管理系统内记录未按时备案企业,在商务部"外商投资综合管理平台"上实现"红黑名单"统一管理和联合奖惩业务协同。

  8.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相关任务要求,开展社区治理新模式探索。严格社区工作准入事项,细化社区考核机制,制定社区治理考评细则。通过民政部村(居)赋码系统,取得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居委会开展各项民事活动、服务居民铺平了道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培训,规范提高社工工资待遇,并指导街道具体实施。逐步完善培训体系,全年共举办培训20余次,1500余人次参训。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9、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2018年作出的重大决策均按照相关规定经过了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管委会领导带头联系重点企业,了解企业在生产、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的困难,调度解决重大项目落地等难点痛点问题。公开向社会征集在直接关系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方面拟办的实事,2018年形成拟办实事项目23件,涉及企业群众关切的生活、文化、教育、卫生、出行、企业办事等各类问题,均督查落实完毕。

  10、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和法律顾问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全年出台并备案4项行政规范性文件。完成涉生态环境保护、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等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在重大行政决策、重要行政行为论证及复议诉讼等事务中充分发挥外聘法律顾问专业作用,补充法制工作专业力量。

  四、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的规范和效能建设

  11、完善行政执法的共同行为规则。调整规范行政处罚执法程序,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制定年度行政执法监督考评指标,促进执法活动积极开展,提高执法效能。做好《北京市行政处罚案卷标准》与《评查评分细则》、修订后的《北京市实施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的培训和贯彻实施工作,完善行政处罚案卷制作及评查规范,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完成年度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卷评查。

  12、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测和考评。推进与北京市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应用,加强对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状况的宏观监测和综合分析。行政检查与行政处罚总量、人均处罚量与人均检查量、处罚权履职率等指标数值明显提高。日常执法工作中严格实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完善执法岗位设置和执法人员配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能力。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3、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案办法》有关要求,形成了"主办单位主动办,协办单位积极办,办理人员认真办"的工作格局,定期研究办理工作,不断完善和调整办理方案,解决困难问题。2018年承办建议提案43件,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方面关心的问题。

  14、加强财政管理与监督。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水平,推进部门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北京市债务管理的相关文件限定,对全区债务实行规模控制、限额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行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继续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的检查力度。

  15、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坚持从严从实标准,认真抓好审计工作"回头看",根据审计发现问题,探索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实行"台账"式编号管理,建立审计整改销号机制,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督查绩效考核指标。发挥审计的预防和防范作用,实现审计结果共享,促进审计结果运用。

  1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按照相关工作求完成了网站集约化工作,加强主动公开平台建设,2018年6月30日开发区门户网站全新上线,整合各部门子网站,方便公众查询信息,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流程和标准,提高政府信息依申请答复水平。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7、积极应对行政复议诉讼,妥善处置行政争议。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程序、行政复议案件应对工作程序进行规范。积极配合复议机关开展行政复议案件立案、审案过程中的调查处理。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按时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证据依据材料、配合法院庭前及庭外调查工作、按时依法履行生效判决。

  18、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以大力加强"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建设为目标,依托基层街道社会治理体系,着力化解信访矛盾,为推进开发区社会治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服务保障。提高信访工作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保障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七、加强统筹协调和考核培训宣传

  19、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协调。发挥管委会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结合开发区具体工作,制定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20、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学习培训。严格落实《北京市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办法》各项任务要求,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学习培训,做好主任办公会会前学法,举办法治培训活动,邀请法治专家学者授课,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21、加大依法行政宣传力度。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核心,以宪法、国家监察法为重点宣传内容,持续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国家宪法"、"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普法宣传。积极参与北京市2018年法治文艺大赛,展现开发区执法干部风采。形成了以《亦庄时讯》、《亦庄新闻》、北京亦庄政务微博、微信为主导的"亦庄宣传+"联盟,营造了良好的区域法治氛围。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