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写真 | 多个项目稳步推进,“企业产值预计同比去年增长60%以上!”
配制试剂、观察样品变化、记录数据
……
近日
在康源博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每一台设备前
都有工作人员在忙碌着
“本轮疫情期间,企业虽然到岗人数有所调整,但机器从未有一刻停止运转,经开区这样弹性的防疫举措,保障了我们研发型企业的项目按预期目标有序推进。”康源博创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彭浩说道,“随着疫情防控新举措的推出,公司员工已经基本回归工作岗位,现在,共有10多个平台和研发项目在同步、有序开展。”说着,彭浩细数起企业当前在研的项目,多发性骨髓瘤新药、小细胞肺癌、PD-1……“目前,我们重点项目之一——多发性骨髓瘤新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明年即可进入临床阶段。”彭浩表示,企业的飞速成长离不开管委会的支持。
康源博创所在的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有着集“空间载体-技术服务-资本运营-专业人才-产业政策”五大服务体系于一体的全链条生物医药科技服务平台,园区不仅可以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服务范围还覆盖了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疫情期间,该园区更是按照经开区管委会、上级公司相关工作安排,对康源博创等中小企业进行租金减免,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研发,让企业“轻装简行”。彭浩对此赞不绝口:“这半年来,园区为我们减免了50%的房租,让我们有更多资金能够投入研发。”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作为经开区主导产业,已经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经开区不仅通过“南平台”等建设为企业通关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还打造了高质量的生物医药企业“朋友圈”,在这样的产业生态和“朋友圈”里,康源博创等众多中小型研发企业不断迈开发展步伐。
从德勤·亦庄明日之星企业到亦麒麟领军人才创办企业,再到国家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康源博创2017年入驻经开区,短短5年间已经建成业界最大的基因编辑细胞库,助力全球肿瘤新药研发,并且凭借独特的双抗技术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药物研发及抗体发现的周期。
彭浩表示:“我们对接下来的发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今年全年产值相较于去年预计增长60%以上。在接下来的2~3年内,随着新药一期、二期进入临床以及更多产品商业转让,我们预计收入还会翻几倍。”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