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三城”项目前四月落地经开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艳平)今年1月至4月,50个“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陆续在北京经开区转化落地。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积极推进经开区与“三城”的成果转化合作,全年落地科研成果150项以上。以近日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GHIC)亦庄分中心在北京经开区落成为例,这不仅是“三城”项目转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将成为推动“三城一区”成果转化的又一创新动力平台,为生物医药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高质量转化落地提供全链条服务。CHIC 分中心缘何选址北京经开区?不论是“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一区”,还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都是北京经开区成为不二
之选的原因。“近年来,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迅猛,我们希望进一步建立京南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标杆平台,成为清华等高校与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之间的一个桥梁,推进科技成果在经开区的产业化落地和集群发展。”GHIC执行主任王竟菁说。CHIC 到底能为北京经开区带来什么?去年起 ,CHIC 就 试 水 在 北 京 经 开 区 开 展 了 一 些 项目,其中就包括奥达智声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了地区医疗器械产业规模。CHIC 可以提供的服务可不仅于此,为解决医疗器械领域的成果转化难题,GHIC 主要围绕创新中心、转移转化基地和创新基金三大板块提供服务。王竟菁说:“在医疗器械领域,存在不同产品间差异大、技术种类众多、基础学科交叉跨度大等创新特点,我们已培育的项目,主要包括高校教授、临床医生、医工结合团队等发起设立的科研项目。截至目前,GHIC已经培育并投资了 10 余家成果转化企业,帮它们从零开始成立并快速发展。”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为GHIC亦庄分中心提供好全方位服务,共同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好发展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生态圈,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高精尖产业能级跃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