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改革开放的“北京样板” 奋力争创“两区”建设亦庄贡献 北京经开区“七促”工作机制推进“两区”建设产业体系持续优化 前11个月79个重大项目落地投资达1654亿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赛莱克斯国际拟收购瑞典Silex少数股东所合计持有的9.73%股权,对这家连年排名全球第一的MEMS(微机电系统)纯代工厂商持股比例将由90.27%恢复至100%,支撑其在微机电系统纯代工赛道“加速跑”。本次股权收购业务得以顺利进行,北京经开区服务促进北京FAB3量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在2016年,赛莱克斯国际母公司赛微电子收购瑞典Silex,并选择在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北京经开区布局北京FAB3项目,通过自主建立国内生产线的方式,对国际领先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经过对照式研发与生产,培养一流的综合性MEMS工程团队,打造全球技术领先的MEMS生产线及产业化平台。北京经开区利用“七促”工作机制,全流程服务推进该重大项目加快实现签约、摘牌、开工、竣工。
今年是北京FAB3项目在厂房竣工基础上力争实现投产的关键之年,北京经开区加大服务促进力度,帮助赛莱克斯国际解决了人才、技术、工艺、设备、研发、管理、资金等各方面困难,促进北京FAB3顺利实现量产,让赛微电子同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中国北京两地拥有业界先进、高质量运营的8英寸MEMS产线,同时北京FAB3可以提供标准化的规模产能,有利于其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继续扩大MEMS业务的竞争优势,继续保持在MEMS纯代工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北京FAB3项目只是北京经开区“七促”工作机制推进的其中一个重大项目。今年以来,北京经开区加快推进“两区”建设,制定并印发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中明确,将持续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完善高端服务业及科文融合产业,更加注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着力构建“4+2+1”产业体系,力争在北京高质量发展中,成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七促”工作机制是北京经开区推进重大项目为企业提供主动式、全发展周期的服务,也成为北京经开区构建“4+2+1”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从企业项目签约入区开始,营商合作局各处室干部担任项目“服务管家”,从签约、摘牌到开工、竣工、投产、达产、技改,全流程服务促进。
据统计,今年1-11月,北京经开区“七促”工作机制促进信创园系列项目、康龙化成、小米汽车等79个重大项目已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达1654亿元;13个项目已摘牌;智飞绿竹、信创园一期、存储器一期等34个项目已开工;神州细胞、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项目已竣工;华卓精科、赛莱克斯、燕东微电子等8个项目已投产。
一系列重大项目加速推进落地,助力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加快构建“4+2+1”产业体系。以北京FAB3项目所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随着头部企业的引聚、重大项目的推进、打通内循环,产业链、创新链加快优化升级。截至12月10日,据北京经开区相关部门统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继汽车、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之后的第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北京经开区针对行业领域共性需求,在已有以亦庄生物医药园为代表的孵化器基础上,加快推进了北京亦庄细胞治疗中试基地、亦庄新药研发生产基地、昭衍新药、康龙化成建设CDMO(医药领域定制研发生产)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拓圈补链,构建“孵化器+中试放大服务平台+定制厂房”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闭环服务链,提升“自造血”能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领域,北京经开区推进了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将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