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4个停车位打通患者就诊最后100米
院区二期B2层477个车位正式向市民开放。 刘娜/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刘娜)近期,前来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就医的患者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停车压力骤减,充裕的停车位让他们能够更加便捷、迅速地抵达就诊区域,大大节省了寻找车位的时间成本,显著提升了就医的整体效率。这一令人欣慰的转变,得益于北京经开区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的不懈努力与创新实践,成为区域内医疗环境升级的生动缩影。
曾经,就医进场难、停车难是困扰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患者的一大烦心事,停车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院内车辆饱和等问题长期存在,导致医院周边长期交通拥堵。
为解决这一难题,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定期调度机制,联合经开区城市运行局、经开区交通大队、北京同仁医院、静态交通集团、盛元集团等相关部门及单位,多次开展研讨并进行实地踏勘,历经4个多月,找准“病根”精准“开方”,采取了优化门诊安排、科学规划停车空间、优化场内交通流线、盘活周边资源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如今,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停车难、堵车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首先,在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指导下,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优化门诊安排,精准就诊时段,持续推进“非急诊全面预约”工作,使医院预约就诊率达到95%以上,从而减少了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同时科学规划停车空间,增加停车资源,将医院篮球场部分区域改造为简易停车区域,此举增加地上车位66个。除此之外,经由社会事业局协调经开区交通大队,共同指导北京同仁医院和静态交通集团对亦庄院区场内路线进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
在此基础上,加快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地下车场改造工程,并充分发掘盘活医院周边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引导,将该院区职工车辆有序分流至周边停车场,协调职工远端停车,将院内车位优先让渡给就医群众。截至目前,该院区二期B2层477个车位正式向市民开放。进入医院后,行车沿途均有工作人员进行指引,患者及家属可以自由选择地面停车或进入二期地下B2层停车场停车。进入地库沿途均有明确的停车指引标识,并配备了轮椅等便民服务设施供患者使用。
这一系列停车优化措施的实施,赢得了就医群众的广泛好评和真诚点赞。一位患者家属感慨地说:“以前来医院,光找停车位就得绕好几圈,现在有了这些新增的地下车位和周边停车场的协调,停车方便多了,我们也能更安心地陪患者看病了。”
通过一系列举措,目前,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共计新增患者停车位543个,整个院区车位达到1034个。患者进入停车场的等待时间由30-40分钟缩短到3分钟以内。困扰患者就诊的“最后100米”被成功打通,患者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停车区域的优化调整,不仅仅是车位数量的简单增加,也是医院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深刻体现,更是北京经开区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是整个区域在医疗民生领域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的精彩缩影。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从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推动就医环境的改善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区域医疗网络布局,除了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的持续优化升级,还积极推动其他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医疗资源选择。
在就医环境改善方面,除了解决停车问题,经开区还注重医院周边交通秩序的维护和优化,加强公共交通与医院的衔接,提高就医的可达性;推进医院内部流程的优化和信息化建设,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升就医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医疗民生领域持续深耕细作,强化部门协同合作,不断推出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让就医过程更加温馨、舒适。同时常态化梳理治理成效,确保改善成果稳固,为建设健康北京、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贡献“亦庄”力量,书写北京经开区更加辉煌的医疗民生篇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