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入伏首日“三伏贴”火爆
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7月11日入伏首日,亦庄新城多家医院开展“三伏贴”中医特色疗法,记者随机走访两家医院发现,贴“三伏贴”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贴敷,除了“三伏贴”,儿童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也很受欢迎。
医护人员为居民贴敷。于晓玲/摄
诊室外早7点排起小长队
亦庄医院是不少居民每年贴“三伏贴”的首选。该院中医科自2009年起开展冬病夏治贴敷治疗,至今已经14年,收获了众多“贴敷粉丝”。今年头伏首日早上7点,中医科诊室医护人员提前上岗为首批居民贴敷,诊室外则排起小长队。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些市民前来贴敷主要为患有气管炎、支气管炎、慢病支气管炎、哮喘等冬季发作或遇冷加重的呼吸道疾病。七旬老人郭先生已连续多年采取“三伏贴”冬病夏治,等候间隙,他热情地跟“病友”分享治疗感受:“我有鼻炎,鼻炎一犯就容易哮喘,所以我每年三伏天都来,连续贴了10多年了,鼻炎、哮喘的毛病一直没犯过。”除了老年人,“三伏贴”队伍中也不乏年轻人面孔,30多岁的刘女士特意赶在上班前到院贴敷:“天一冷我就爱咳嗽,夏天又总待在空调房里,听老人说‘三伏贴’管用,就过来试试。”
截至当天中午12时,该院中医科累计为129人进行“三伏贴”贴敷。同样的画面也出现在亦庄医院中信院区及其下辖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贴敷效率,避免人员聚集,6月中旬,我们就制订了本年度‘三伏贴’贴敷工作详细计划,各院区及下属社区站均沿用往年的提前预约机制,患者经中医科医生诊断,由医务人员进行个性配穴贴敷,并为大家发放宣传折页、讲解贴敷注意事项,以保证贴敷效果,提升贴敷舒适感。”
青少年儿童预约人数占比约60%
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今年首次推出“三伏贴”治疗,头伏首日也迎来不少到院贴敷的市民。据该院中医科主任李玉珍介绍,医院前期从广安门医院订购的400副消喘膏“三伏贴”,在头伏前便已经全部预约完,其中,青少年儿童预约人数约占60%。
11日上午,记者在该院一层中医儿科门诊候诊区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赶来敷“三伏贴”。该院中医儿科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消喘膏成分含有炒芥子、麻黄、荜茇、白芷、生姜、石菖蒲,可温经散寒、通络化湿、止咳平喘,用于肺气虚寒、卫阳不足、痰湿阻络证,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从入伏开始每10天贴1次,成人每次贴6-8小时(首次贴敷以4-6小时为宜),儿童0.5小时到2小时即可。
除此之外,不少家长还为孩子搭配了其他中医疗法。记者在该院二层中医诊室看到,几位小朋友正躺在治疗床上接受推拿治疗。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家孩子脾胃虚寒,换季还容易咳嗽,医生建议,贴消喘膏和推拿治疗双管齐下,给孩子调理调理身体。”
记者还了解到,“冬病夏治”疗法不止这些。为满足更多人群需求,北京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中医经典病房推出三伏综合治疗,包括“三伏贴”、“三伏灸”、“三伏火罐”、中药泡洗、中药内服、中药茶饮、导引术功法等,通过中医内外治结合、节气养生保健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更加理想的疗效。同时,该院还针对女性推出了妇科穴位贴敷,适用于虚寒体质、气血不调、脾虚湿重、体虚易感人群,患者可在初伏、末伏各任选3天,中伏任选6天,共12天进行穴位伏贴治疗。融媒体中心于晓玲
“三伏贴”误区知多少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贴敷到身体不同穴位,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不过,“三伏贴”虽好却并非人人适用,辨证施治,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误区1“三伏贴”谁都可以贴
正解:“三伏贴”适用于六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但并非人人适用。“三伏贴”是结合节气理论与具体临床实际形成的主要针对肺系“未病”的治疗手段,从中医角度来说,阳虚体质,患有寒性类疾病的患者最适合“三伏贴”治疗,对于湿热体质、阴虚内热者则属于“火上浇油”。此外,慢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正在发烧的患者、皮肤易过敏的患者,瘢痕体质的人群,孕产妇等均不推荐贴敷。因此,对于“三伏贴”要辨证施治,特别是首次贴敷前,最好到医院辨明体质和疾病性质。
误区2“三伏贴”包治百病
正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三伏贴”确实有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环境的功效,但任何一种疗法都有局限性,并不能包治百病。“三伏贴”作为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对于虚寒性疾病、哮喘、体虚易感、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疗效肯定。同时,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贴敷期间不能随便停药。特别是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不能认为贴完“三伏贴”就万事大吉了,“冬病夏治”只是起到减少和预防疾病发作的作用,平时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坚持运动,这样才更有利于健康。
误区3敷贴时间越长越好
正解:“三伏贴”并非贴的时间越长越好,贴得太久皮肤容易起疱、溃烂。具体的贴敷时间应该根据医嘱来进行,一般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2小时~4小时,小儿贴敷时间为0.5小时~2小时,且要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如感觉贴药处有瘙痒、灼热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误区4“三伏贴”只有每个伏天第一天贴才有效
正解:不是的。虽说按照中医理论,头伏、中伏和末伏第一天的敷贴效果最佳,但是并不意味着错过时机就完全没效果了。穴位贴敷主要依靠药物达到效果,药物刺激皮肤,鼓舞阳气,因此,“三伏”期间都可以进行贴敷,而且不会影响效果。今年闰二伏,整体贴敷时间为7月11日至8月19日,每10天一疗程,每疗程贴敷次数不得超过3次,市民提前预约后,可遵医嘱在每个伏天到院贴敷。
误区5贴敷期间可以无视禁忌事项
正解:贴敷后注意事项很重要,禁忌可能影响贴敷效果。贴敷期间的注意事项包括:贴敷期间忌吃冷食冷饮,忌烟酒油腻食物;贴敷当日不宜游泳,不宜直吹风扇和空调;贴敷后如有不适,请立即取下药物,对于起疱明显处,不要搔抓,应前往皮肤科就诊。
另外,建议市民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贴“三伏贴”。目前,在北京经开区及周边区域,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北京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亦庄医院(北院区、中信院区)及其下属卫生服务站“三伏贴”贴敷工作均在进行中,有需要的居民可关注各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预约详情,各院“三伏贴”数量有限,先约先得。融媒体中心于晓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