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六稳六保

14家媒体记者探访北京经开区稳供保产一线 “政企一心逆流而上让人点赞!”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孙英健)12月12日下午,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日报等14家中央、市属媒体的十余名记者齐聚北京经开区,以“疫情防控、稳供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为主题,先后前往SMC(中国)公司(以下简称SMC)、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神州细胞),围绕疫情防控、稳供生产、产能现状等方面开展了主题参观和采访。

  下午2时许,记者团一行首先抵达SMC。参观开始前,记者们已有了热烈的讨论。“听说SMC的工厂自动化程度很高。”“我比较关注SMC在疫情防控和生产供应方面的举措。”“不知道工厂里是员工多还是机器更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团开始第一站的参观与采访。在SMC第二工厂的气缸组装区、气缸部品加工区、电磁阀部品加工区内,伴随着工人调整参数并按下启动键,自动化生产设备开始运转,一件件规格相同、细节精美的缓冲杆完成了生产。

  当看到结构相对复杂的零部件都能自动完成生产,记者们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个零件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复杂的结构又是怎么完成自动化生产的?”SMC第二工厂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零件主要运用于汽车生产线上,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

  之所以能完成自动化生产,源于工厂的自动化设备,每台设备都是根据所需生产的零部件来设计的,内部分为分类、安装、调试、包装等多项步骤,部分设备还会根据生产情况增加擦拭油脂、自动清洁等工序。同时,工厂的设备零部件有很大部分是工厂自行生产、自行使用的,由于工厂拥有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大幅度增加了产线的产能,现在每台设备的效率相当于10台旧机型同时工作,为企业完成经济发展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团也了解到,SMC生产的气动元件,不仅是大型生产企业、众多智能装备的必备零部件,还有口罩机、呼吸机等疫情防控物品生产装备的关键零部件。

  SMC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清海表示,在北京经开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与更多生产型企业形成供需对接,并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坚决稳供生产,保障国家重大项目、抗疫情及民生的配套工作。同时,SMC作为世界著名的气动元件研发与制造商,继将中国地区总部落地经开区后,又通过重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即便在疫情下,今年上半年企业工业产值仍实现同比增长100%,预计今年全年产值可实现170亿元,同比增长120%。听着马清海的介绍,记者们对经开区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生产供应的举措和决心,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随后,记者团来到神州细胞,从实验车间监控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神州细胞研发、生产等车间内的细节,有的调整设备参数,有的对相关药液进行稀释、转移……“咱们最新的重组疫苗什么时候可以上市?”“针对的变异病毒是指奥密克戎吗?”“现在疫苗研究到什么阶段了?”看到神州细胞车间,大家纷纷提出更多的疑问,无缝连接地进入到集体采访环节。“针对这款疫苗,公司收集了大量的临床数据,重组疫苗相对于普通疫苗效果更好,也更安全,此款疫苗也是公司研发的2价疫苗。”听到疫苗的效果如此好,记者们纷纷表示,希望能早日完成接种。

  经过一下午的探访和采访,记者团对北京经开区的了解越多,印象就越加丰满。北京青年报记者李佳表示:“经过走访经开区的多家企业,最大的感触是企业在疫情中逆流而上的精神,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复工复产。同时,经开区在物资供应、政策支持上也给予了很大帮助,使得民生类的医药产品不断供,这让我不得不给经开区的保供协调工作点赞,让企业和员工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也体现出经开区的温度。”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