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六稳六保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2666亿 同比增长28.8% 北京经开区虎虎生威开新局

  2021年1月-12月

  北京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266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8%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884亿元

  同比增长39.7%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97.9亿元

  同比增长26.7%

  高技术产业产值2858.7亿元

  同比增长87.6%

  现代制造业产值4927.7亿元

  同比增长29%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小米汽车、集度汽车等行业内高关注度的产业“新星”相继入驻,鸿霁科技无人化平台项目、赛智新创特种机器人项目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项目落地生花,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起步区一年引聚百余家“四梁八柱”企业,北京首个细胞治疗中试基地等一系列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工程竣工……过去一年间,北京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以优异成绩为2021年画上了圆满句点。

  记者从北京经开区经济发展局获悉,2021年1月-12月:北京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2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8%。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884亿元,同比增长39.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97.9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2858.7亿元,同比增长87.6%;现代制造业产值4927.7亿元,同比增长29%。在这份成绩单中,离不开北京经开区一如既往的创新力、生产力的强有力支撑。

  “历经15年的研发,我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重组八因子’。”今年,神州细胞的重组八因子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为血友病患者送来了福音,同时它也是我国获准上市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重组八因子药物。如今,在北京经开区,神州细胞已经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GMP商业化规模生产线,设计年产能最高可达100亿IU,这个数字已接近2017年全球八因子的总消耗量。不仅仅是重组八因子,还有加科思药业自主研发项目KRAS G12C抑制剂JAB-21822与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用药试验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中心批准……2021年,一款款创新药“诞生”,北京经开区新药研发在产业生态环境的培育下,发展势如破竹。与此同时,北京经开区全力以赴促疫苗研发扩产,防控保供贡献“亦庄”力量。去年,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年产能达50亿剂,累计供应国内外超17亿剂,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得紧急使用或市场准入。

  为了进一步肥沃生物医药产业土壤,北京亦庄细胞治疗中试基地、亦庄新药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去年紧锣密鼓建设。其中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已竣工,投入使用后,将帮助辖区企业完成新药从实验室到批量生产的跨越。

  数据显示,去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产值1649.9亿元,增速209.6%。

  不仅仅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突破发展,过去一年间,北京经开区高精尖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仅在信创园园区,年内就不断有信创行业龙头企业入驻,让产业链链上开花,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壮大。在项目建设方面,全年20个集成电路项目开工,16个项目签约,5个项目土地摘牌。在新技术新突破方面,北京经开区企业发布全球第一款主动式玻璃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电视,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全年申请专利约1500项。

  去年,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阶段建设顺利完成,已启动2.0阶段建设。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北京经开区发挥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国创中心整车能效试验室、环境模拟试验室进入试运行,国汽智联建成国内领先的仿真测试、地图、网联、信息安全四大试验平台,小米、长城等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项目落地。

  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方面,同样有多个项目加速推进,比如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批、智同工大智能传动技术研究院投入运营等。

  新技术、新成果涌现不断激发地区产业发展活力,新项目、新企业落地持续增强地区内生动力……2021年,北京经开区围绕攻克核心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链条,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眼下,虎年春节将至,北京经开区的产线依旧忙碌、项目工地依然热火朝天……锚定2022年一季度产值目标,北京经开区正在“乘胜追击”。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