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教育

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启动

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启动.jpg

中国科学院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学实验秀。 于晓玲/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于晓玲)3月28日,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以下简称“人开”)迎来K12贯通制创新人才培养“人开-高校-企业”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启动仪式,活动以“教育为基,新质为翼,共筑强国梦”为主题,旨在通过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新质生产力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等多领域科学家、教育家、高校专家与企业家代表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据了解,该实践基地建设凝聚了多方智慧力量,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等机构注入创新动能,清华大学等高校提供学术支撑,中国长征运载火箭总公司等企业助力技术转化,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学院等单位提供政策扶持。现场,随着倒数计时,各方代表共同启动了“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实施。中国高促会新质生产力促进工委会主任解源向人开学校颁发“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牌匾,标志着人开在培养创新人才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该实践基地将惠及人开、人亦(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两所学校学生,首批将建设“食虫植物与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与人工智能”“海洋与极地”和“绿色新能源”四大主题创新实验室,涵盖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可控核聚变、绿色氢能、高温超导等前沿科学领域。该基地旨在通过主题创新实验室建设、科技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式课题研究以及“亦科星”特训营等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助力其成长为创新人才。

  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石。为更好地推动人开、人亦学校新质生产力拔尖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教育,人开特别聘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等在京高校、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担任“新质生产力科技社团”的特聘指导专家,共同指导两校培养创新人才。活动现场,礼仪机器人“小经”上台送上聘书,人开、人亦两校负责人向各位专家颁发聘书。

  当天,中国科学院的老师们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实验秀,液氮实验、液体倒流、金属开花等一连串科学实验,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为大家录制了《健康之水知多少》的科普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

  随着基地的正式启动,人开学校翻开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新篇章,基地将不断优化科技教育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基地不仅是科技实践平台,更是培育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摇篮。”该校校长王教凯寄望各方携手共进,照亮青年成长之路。同时,面向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以无界思维突破创新边界,以工匠精神雕琢科技精度,以家国情怀锚定奋斗坐标”。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