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方”育人模式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
在北京经开区,一场教育变革正在发生:京东方的工程师带着最新显示技术走进校园课堂;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学生家长常态化参与到学校多项工作中。近年来,北京经开区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通过整合家庭、学校和企业三方资源,构建起“家校企”同频共振的育人体系,形成了“三次方”凝聚育人合力的独特模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企助力产业基因催生教育创新
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吸引了超10万家经营主体、超100家世界500强公司落地发展,聚集了超过40万产业人才。这些名企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成为教育创新的催化剂,助力经开区教育迈向新高度。
产业基因催生教育创新,让教育与产业紧密相连。依托区域内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优势,经开区鼓励区内学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目前,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开设了集成电路课程,与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相呼应;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研发的“智能创造” STEM课程、“逐梦太空”航空航天课程,直接对标经开区的智能制造和物联网产业,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校还将产业“真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和成长,使教育更加贴近产业需求,培养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同时,区内企业也纷纷投身教育事业,通过多种方式与经开区及学校开展深度合作。经开区依托丰富的产业资源,着力推进科技馆之城建设和工业科技旅游;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成立“开航青苗”贯通制航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小马智行成为经开区首个科技创新教育企业试点,发挥自动驾驶前沿技术优势,助力经开区科技+教育一体化……
“我们要充分发挥经开区高精尖产业聚集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教育环境。”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如何有效构建、提升产学研的一体化创新平台,让教育体系更好契合区域新型产业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的双向促进作用,成为经开区放眼长远未来的一项精心谋划。近年来,经开区通过制定区域特色培养方案,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为辖区青少年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融合,增强教师科技创新教育指导能力。
在家门口办最好的科技创新教育,是经开区对教育的承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让学生在校园就能获取优质的科技创新教育资源。如今,经开区的教育正借助名企之力和产业基因,不断创新前行,为学生铺就成长成才的坚实道路,为区域发展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加强家校育人合力协同构建育人矩阵
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委会”成为多维协同育人机制的典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作为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对家校共育工作的一次新升级,旨在进一步统筹家、校、社三方资源,通过组建专家顾问团、名师讲师团、家长讲师团,开展优秀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学习等活动,打造升级版“父母加油站”,为学生家长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平台,帮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委会”更是该校实现家校共育的举措之一,其模式体系在几年的发展建设中日益完善成熟,常态化参与到学生校服定制、食堂餐饮、学生公益服务等多项工作中,为学生成长提供来自家庭教育的支撑。除此外,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还不断在家校共育方面进行尝试和变革,通过开设“家长课堂”、举办“家长学校”、评选“教子有方的好家长”等,持续推动家庭教育,共同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助力。
“家校共育不仅能检验和巩固德育成果,更能使德育的力量持续生长。”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史丽英用“全力以赴帮助所有家长,以方便家长全力以赴帮助孩子”概括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宗旨和职责。该中心通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将在进一步推动多维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打造了家校社共生共长、协同育人的“亦同行”家校社共建项目,通过持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经开区第一小学围绕学生需求,构建“三主课程”体系,涵盖主体、主题和主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核心素养与兴趣的深化发展。打造“创翼科学”品牌,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实践探索,培养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家庭教育是多维协同育人的重要一环,关系孩子的终身发展。一直以来,北京经开区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多种举措引导区内学校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孩子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制度创新释放融合动能
多年来,北京经开区通过制度突破、资源融通与场景创新,构建了“家庭启蒙职业认知、学校衔接知识体系、企业赋能实践能力、中小学到大学全学段”的协同育人生态,为全国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亦庄方案”。
“家校企”三方在育人理念上达成共识,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家庭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企业关注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在共同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合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北京经开区“家校企”同频育人的“三次方”模式,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内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各类竞赛和活动中屡获佳绩。同时,这种模式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北京经开区将继续深化“家校企”同频育人模式,不断优化育人机制,拓展育人渠道。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企业参与育人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持续凝聚育人合力,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融媒体中心 刘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