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教育

人开学子斩获六项市级科技类奖项

人开学子斩获六项市级科技类奖项.jpg

一等奖作品。 人开/供图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于晓玲)日前,记者从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获悉,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生态与生命”科技实践活动中,该校六名小学生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六项市级奖项,展现了该校在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育人成果。

  本次科技实践活动以“生态与生命”为主题,旨在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探索生命奥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校此次获奖的六名同学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结合自身兴趣,围绕生态保护、生命科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究。其中,四年级9班学生陆一航的绘画笔记作品《守护生态共享美好》,以南海子湿地公园的候鸟为主题,生动展现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的深刻思考,摘得一等奖。四年级2班学生申昀羲、曹曦月合作完成的《北京城区中北京雨燕存量变化》研究报告,结合历史文献与现场调查,揭示了雨燕数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城市建设、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其的影响,展现了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呼吁公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荣获二等奖。

  另外3名学生则获得本次活动三等奖。四年级7班学生白玥萱的《智慧向阳树》将路灯与向日葵相结合,兼具遮阳、降温、休息功能,并利用太阳能为路灯和充电设备供电,展现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思考。四年级12班学生邓然的《京畿明珠70岁官厅水库风华正茂》手工折纸沙盘,以环保材料制作官厅水库模型,融入风力发电站等创意元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年级12班学生丁逸梵的《生态织网者拯救地球》则通过科幻小故事,强调生态保护需要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呼吁人类团结合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次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征集重点关注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掌握自然考察方法与技能、体验自然考察乐趣,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及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此次获奖不仅是对该校学生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体现。秉承“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该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