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凯 用爱与尊重为学生提供教育“增值力”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教凯。学校/供图
“大家好,我们学校简称‘人开学校’,意思是为每个人开启美好未来。”这是2023年中招“‘云’探访你心仪的高中”活动中,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教凯的开场白。与这句简明扼要的介绍相呼应的,是该校高中部一楼大厅雪白墙壁上,“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的教育理念,在这句话周围,树木造型墙饰舒展枝丫,寓意学生向上自由生长。
在王教凯看来,让教育在幸福中发生,是学校践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理念的基础。围绕“幸福教育”,高质量陪伴成为该校高中部的首要“关键词”。“高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不可或缺。我们基于学生选课走班特征建立了‘班主任+导师制’双轨育人模式,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班主任制使学生融入爱的班级大家庭,帮助学生建立集体归属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导师制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使其在自由交流中放飞心灵,在指导创新中舒展生命。在‘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下,老师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面对学生,而是真正平等地把学生当作一个朋友、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用心服务和陪伴每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关注、被关怀。”
以此为“地基”,该校构建因材施教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统筹配备师资,施行分层教育。王教凯介绍,以新高一年级为例,学校设置了创新实验班、人大附中平行班、经开科技人才班。其中,创新实验班面向继续升入本校的学生,不以中考成绩排序分班,而是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考评成绩作为第一要素;人大附中平行班则由人大附中本部及成员校选派的名优特级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所有课程安排、教学进度、阶段测试、年级活动与人大附中本部一致,让学生在经开区享受到人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经开科技人才班则结合经开区人才家庭特色需求,专为区内生源打造,根据学生情况、发展状况去设计课堂教学和反馈作业。
课程设计上,该校在国家课程外,以北京市中小学艺术特色校、中国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电子与信息分团)、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书法)、北京市学生金奥队(跆拳道)等为抓手,根据生源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质,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校本课,和涉及科学人文、社会、心理等领域的研学实践课,给学生成长提供多元发展空间,为学生五育并举发展装上“加速器”。
同时,学校还利用地处经开区高精尖核心区域优势,深度挖掘校外资源,形成校企合作共同体,搭建信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每逢周五下午,高一年级学生就会走进区内金风科技、中航智、京东、北京奔驰等企业,了解社会、科技前沿。除此之外,该校还与清华、北大、社科院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深入大学、研究机构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让实践引领学子,用探索获取真知,辅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实现对职业生涯及人生的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我校校训‘做有使命感的中国人’正与这一论述高度契合。”王教凯动情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是人开一直努力的目标。我们希望为每个学子搭建广阔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释放自己的潜能,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教育‘增值力’,进而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高品质人才。”融媒体中心于晓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