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路南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加速推进
污水处理厂扩建工地现场。蒋远晴/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蒋远晴)电焊火花四溅、施工机械轰鸣、工人忙碌施工……3月3日午时,位于亦庄新城路南区西区N41U2地块,由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污水处理厂扩建工地上,呈现出热火朝天的作业场面,百余名建设者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工程进度。
经开区路南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是经开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筑面积达2281.21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生化池、膜池、设备间及变电站等核心设施。扩建后,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将从原一期(2016年投运)的2万吨/天增至5万吨/天,满足京东方第6代半导体产线、小米汽车工厂等高端制造企业的污水处理需求。
该项目于2024年10月30日开工,计划于3月底完成设备安装,4月初进入工艺调试阶段,6月实现产水投运。面对工期紧、冬季低温、场地狭小等多重挑战,施工队采取全天候交叉作业模式,优化施工流水段划分。“我们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模拟复杂地质条件,提前完成了级配砂石换填和静载试验,攻克了场区建筑渣土难题。”博大建设有关负责人介绍,施工团队还通过引入灌注护坡桩、拉森钢板桩等新工艺,进一步增强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滑坡或坍塌。此外,项目采用新型定型模板提升生物池墙体施工效率。“在一系列努力下,我们最终仅用61天便提前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当前,生物池与膜池已完成满水试验且无渗漏,钢结构屋面安装与防火涂料喷涂同步推进,工艺管道焊接、行车吊安装及小市政管线施工全面展开。我们将一如既往安全、有序、快速推进项目,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按期通水。”上述负责人说道。
作为经开区“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通过再生水生产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更将显著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扩建后,污水处理能力可覆盖新增产业需求,降低企业环保风险,助力周边企业和重大项目绿色生产。据测算,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减少COD排放约4500吨,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保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