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环境保护

基坑气膜让数字艺术中心项目建设更环保

基坑气膜让数字艺术中心项目建设更环保1.jpg

项目创新应用异形“基坑气膜”技术。 蒋远晴/摄

基坑气膜让数字艺术中心项目建设更环保2.jpg

气膜覆盖的基坑内,挖掘机正有序进行土方作业。 蒋远晴/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蒋远晴)近日,在北京经开区核心区北环东路与荣华东一路交汇处,一座白色半球形气膜仓“罩”住了施工中的基坑,其形状从高处俯瞰如一个巨型热气球。作为经开区首例采用异形“基坑气膜”工艺的政府投资项目,数字艺术中心项目创新应用异形气膜技术,通过全封闭作业实现绿色施工管控,打造环保示范标杆。这座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数字艺术中心,正以科技创新为笔触,勾勒亦庄新城公共服务配套的新图景。

  基坑气膜的应用是数字艺术中心项目施工中的最大亮点。项目负责人介绍:“针对基坑不规则三角形态特征,建设团队经过精密推演,创新研发出顶点标高35米的渐变式异型气膜结构。”通过历时数月的形态适配研究,设计团队最终形成精准匹配基坑形态的异形气膜解决方案,其参数化设计方法论为异形气膜结构工程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

  项目应用基坑气膜后,通过持续送风形成200-500帕的内外气压差,使厚度仅1.0毫米的聚酯纤维膜材形成无梁柱支撑的稳定结构,实现了土方作业的全封闭管理,创造了防尘、降噪的施工环境,在场地内将绿色环保与高效施工作业有机统一。

  据经开区土储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气膜于日前完成充气,目前工程已进入土方开挖关键阶段,预计2025年5月底完成基坑作业。数字艺术中心项目定位为集“档案数据中心、数字艺术中心、综合展示中心”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标建筑。该项目地上九层将设置数字档案库房、专题展厅及公共服务区,地下空间则配备智能化仓储系统与数据机房。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形成覆盖政务服务、企业研发、市民查询的多维信息服务平台,在构建区域智慧档案管理中心的同时,更能将创新档案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模式,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档案服务能级跃升。

  “届时,该项目作为亦庄新城重点公共服务工程,将通过文化展示窗口展现经开区数字经济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成果。未来,这座融合智慧建造与数字服务的新型文化地标,将以‘城市记忆库’的定位,为经开区打造宜业宜居新城注入文化动能。”经开区土储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