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拧紧节水“阀门”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史明阳)自3月1日起,《北京市节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对全市用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节水作出制度规定。在明确的用水“天花板”设定下,北京经开区早已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统筹给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在节水实践中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政府引导,节水工作有章法。经开区通过有针对性、引导性、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特色节水之路。目前,经开区共有重点监控用水单位148家,其中国家级3家,市级21家,区级124家。除了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经开区还夯实基础,通过现场会议、上门调研和电话沟通等方式,积极开展非居民用水户信息采集,纳入非居民用水户管理平台,截至2022年底,已注册用户452户,并建立分类台账动态管理。
企业主动,设施技术能保障。《条例》中指出,加大再生水的使用力度,冷却、洗涤、工艺等工业生产用水应使用再生水。近年来,经开区优水优用,分质供水,“以再生水替换自来水”,高品质再生水达到全区总用水量的近30%,占工业用水的40%。“经开区为企业配套建设了再生水厂及管线,通过多年的运用,多个项目生产环节用水基本采用了再生水,工业用水替代率均在95%,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400万立方米。”经开区城市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京东方8.5代线项目实现了“生产不用新水”;中芯北方将冲洗水回收进行深化处理,成为生产使用的高品质超纯水……作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企业主动作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探索节水新模式。
公众参与,节水意识正增强。“学习节水知识,掌握节水方法,培养节水型生活方式”,这不仅是《条例》中对居民用水户的要求,更是经开区街道社区、家家户户的生动实践。在经开区上海沙龙社区,“美丽城市你我共建、节约用水你我先行”的理念深种于居民心中。“水是珍贵资源,节水护水,需要每一个人不断提高意识,从小事做起。”古稀之年的上海沙龙社区居民孟庆君表示。作为创建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上海沙龙社区正在申报创建2022年北京市节水型社区,除了普及率100%的节水器具,社区中四处存在的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和常年开展的节水宣传活动及标语,都将该社区的节水工作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
“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河长制、开展全民节水宣传……经开区的一项项与节水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政策措施,让每一滴水都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经开区城市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将继续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系统解决节水治水中出现的问题,以规范化、制度化、创新化探索亦庄新城节水的新理念、新实践,持续构建适合经开区的水治理体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