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促进就业

北京经开区竭力答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问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高位推动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搭建企业和残疾人之间的对接平台。同时深入落实兜底工作,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效益不断显现。

  “稳中提质”促就业 让残疾人收获更多

  9年前,因脊髓炎不得不坐上轮椅后,陈先生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改变。面对这场人生的重大变故,乐观积极的他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33岁的他两年前加入经开区企业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传部门,成为了一名宣传人员。

  工作内容是什么?“配合公司拍摄康复器材的宣传视频。”说到这里,陈先生兴高采烈地拿出他曾拍摄的视频说:“就类似这样。”视频中的陈开家,明眸皓齿,笑容可掬,给人一种“明媚”的感染力。

  “我现在很开心,对工作和生活很满意。公司有康复中心,我在工作的同时也能进行康复训练。”北京经开区是陈先生第一份工作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多年来生活的地方,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支持下,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他笑着说:“只要笑对生活,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像陈先生一样在经开区高质量就业的残疾人还有很多。自2021年以来,经开区累计审核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4005家,累计安排残疾人就业13346人次。从物质到精神,他们的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一切得益于经开区近年来多举措稳步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多元化就业的努力。充分挖掘区内企业岗位资源,动员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通过推荐就业、创业扶持等方式,全力做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大力宣传鼓励企业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些进一步筑牢了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压舱石”,助力用人单位和残疾人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切实为残疾人铺好就业之路,兜牢残疾人就业底线。

  开展双向培训从根本上促进“双向奔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多年来,经开区努力为残疾人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带动更多残疾人走好技能成长之路,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蜡染工艺品制作”“美丽花艺,多彩人生”“绒花非遗工艺品制作”“有声读物主播”、插花……日前,经开区残联推出针对残疾人的全年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我们将于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主题不一的专项培训,每期培训预计30课时。”经开区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经开区围绕手工艺培训、计算机培训、直播带货培训、推拿按摩培训四项内容,组织辖区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群众,开展贯穿全年、共计120课时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残疾人技能同时,经开区也充分调动用人单位招聘残疾人的积极性。在最近一次举办的促进残疾人就业雇主培训中,经开区残联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的专家,针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以及残疾人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为辖区内8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

  “这不仅增强了我们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了解,还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法规。”参加活动的一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说道。

  据悉,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和残疾人自身特点,围绕残疾人和雇主,经开区残联已精心组织实施了线上线下7场培训,这种多维宣传矩阵的搭建,不仅提高了政策的知晓率,也为残疾人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搭建循环体系助力残疾人高效就业

  不断加强与北京市残联、税务、人社等多部门的横向沟通和协同配合,通过与税务、人社联动获取残疾人工资、社保相关的实时数据,促使审核工作更高效完成。落实“一制两核三查”,通过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企业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行双岗复核,规范档案材料审核及档案管理;针对劳动合同、劳务派遣企业资质、工资校验进行“三必查”,确保就业审核合法合规。在开展残疾人就业审核、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审批工作中,连续三年市级审计“零差错”。

  举办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进一步强化残疾人服务保障,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经开区残联多管齐下,进一步优化了区域残疾人就业生态,构建了高效、流畅的残疾人就业循环体系。不仅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也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推动残疾人就业的道路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经开区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精准施策,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支持,助力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融媒体中心 刘娜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