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促进就业

送政策送岗位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经开区立体式服务涵养就业供给能力

1.jpg

是最大的民生,经开区做好招聘服务。刘娜/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北京经开区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不断增强公共就业有效供给,提升服务效能,竭力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政策组合拳夯实稳就业“压舱石”

  “企业是支撑发展的力量载体,是吸纳就业的源头活水,经开区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打出稳岗扩岗政策组合拳,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谈及就业促进政策,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直接、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和相关帮扶政策,可在短期快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就业容量。

  年初,经开区制定并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助企稳岗保用工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助企稳岗保用工实施细则》,通过多项助企稳岗措施,对春节期间不停产的规上企业、不停工的项目予以真金白银支持,助力经开区一季度经济发展开好局。随后,为满足区内企业劳务用工需求,优化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政策、夯实产业发展后备力量储备,《京津冀协同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框架协议》《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引进毕业生指标分配细则(试行)》等稳岗引才政策先后出台。

  “我们还推出了阶段性鼓励用工政策,包括发放用工补贴、返岗交通补贴等,充分发挥政策作用,帮助企业稳岗促生产。”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区内多家企业的账户上,稳岗补贴、博士后经费资助等资金接连到账。已收到专项补贴的企业负责人说,“一场场稳岗扩岗‘及时雨’,助我们顶住经营压力,稳定用工规模。”

  多场招聘活动形成稳就业合力

  “我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对薪资没有太高要求,想去能带领新人学习,能从零开始积累,拥有团队精神的公司。”不久前,在经开区社会事业局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应届毕业生双选会上,毕业生谭心韵和同学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当天,SMC自动化有限公司、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近30家企业单位组团,携730多个优质岗位前往北工大,为应届毕业生打开就业之门。

  上半年,经开区强化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保障,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从岗位推送、渠道拓展、区校合作等多方面发力,通过开展“亦企进名校、名校亦企来”系列活动,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开展联合招聘活动,带动亦庄新城主导产业、专精特新等112家企业参加,提供272个岗位,招聘人数达到1229人,吸引3760名毕业生参加,收到简历1436份,有就业意向人数达670人。相关活动充分满足了区内不同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开展其他校园招聘活动奠定了基础。

  此外,为进一步稳定与扩大就业、推动实现充分就业,经开区上半年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招聘、定向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已相继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等专项招聘活动33场,结对协作镇街招聘、京蒙协作招聘、跨省市协作招聘等定向活动16场。其中,经开区通过“走出去、招进来”推动跨省精准就业,组织区内企业到河北、山东、甘肃等重点劳务输出地进行招工,提供了198个就业岗位,383人达成就业意向。此外,通过“亦就业”平台发布定期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2489个,累计招聘超8600人到经开区就业。

  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支撑产业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打造职业能力提升体系、建设劳动关系综合治理体系、建立技能人才供给基地、加强职业技能评价认定、打造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等系列举措,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健全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协同,抓紧抓实抓细稳就业各项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升经开区“软实力”,夯实公共就业服务基础、锻造“硬实力”,推动区域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融媒体中心刘娜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