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促进就业

实事回头看|就业生态稳步提升!经开区超额吸纳大兴通州平谷劳动力

  编者按

  2022年年初,北京经开区公布年度拟办实事清单。目前,实事办得如何了?生活工作在经开区的您是否感受到了新变化?今天起,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开设“实事回头看”专栏,连续播发系列稿件,邀您审阅这份拟办实事“答卷”。今天推出《就业生态稳步提升!北京经开区超额吸纳大兴通州平谷劳动力》。

  2022年拟办实事√

  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帮扶兄弟区劳动力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就业等系列稳就业工作。

  在区内多渠道、多平台同步发力作用下,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经开区就业生态稳步提升。其中,北京经开区计划2022年吸纳大兴区、通州区劳动力3000名,平谷区劳动力400名。据社会事业局介绍,截至9月份,经开区共吸纳大兴区、通州区劳动力3251名,平谷区劳动力412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多平台发力锻造硬实力

  “受疫情影响,暂停线下招聘会给全年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我们通过夯实公共就业服务基础,不断拓宽招聘渠道,聚力解决疫情期间招聘难题。”社会事业局就业促进处招聘负责人王宁说。

  数据显示,1月至9月,共有169家企业通过社会事业局联合多方搭建的“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发布中高级岗位和应届毕业生岗位6587个,点击量达109万次,收到简历21万余份;通过视频号开展直播带岗活动3场,共19家企业参与,提供98个岗位,招聘387人,近万名求职者在线求职;通过“亦就业”平台开展招聘会126场,发布招聘职位总数2665个,招聘18438人,并在北京市优秀公共就业服务成果评选中获得了三等奖的殊荣。

  “相比其他平台,‘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人才质量更加符合我们的用人需求,也为我们节约了不少成本。”区内一家医药企业HR说,该平台会将企业与求职者精准匹配,持续提升沟通效率、接触效率与磋商成功率,也让她省力不少。

  精准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稚嫩的脸庞,蓝色的工装,胡力刚出差回来,就迫不及待和同事们讨论新产品的情况。虽然入职时间并不长,但胡力已经成长为区内一家公司的业务骨干。

  刚大学毕业时,胡力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那段时间很焦虑,不知道未来怎么办。”改变来自一场线上招聘。那次招聘,是社会事业局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举办的2022届毕业生线上招聘活动。当时,社会事业局共组织区内60家企业开展校招,提供857个岗位,累计收到高校毕业生简历549份。胡力是其中一个。

  “接下来,我还要参加区里组织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增强我的技术能力。”说到这,胡力眼里满是希望。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今年以来,社会事业局持续推动校企合作,同时积极对接区内重点企业,精准收集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实时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岗位充分对接。“我们做到两端需求全掌握,数据推送保精准,助力高校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王宁说。

  和胡力一样,家住平谷区的李春艳(化名)也在社会事业局的帮助下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今年以来,为深化对口就业帮扶工作,经开区持续面向平谷区共享企业岗位信息。截至9月底,共向平谷区传输共享招聘会信息10场,共吸纳平谷区412人在经开区就业。此外,通过48场线上招聘会,吸纳大兴区劳动力2047名、通州区劳动力1204名。

  加快就业扶持政策兑现

  为缓解疫情下企业和群众的经济负担,鼓励就业创业,市、区两级出台多项就业扶持政策,社会事业局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制定符合经开区发展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政策审核兑现。

  据介绍,截至9月底,经开区共完成165批次647人北京市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受理工作,涉及补贴资金总计565.11万元;完成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审核拨付合计8500余万元,涉及培训人数39579人;开展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工作,经过宣传引导、材料初审,区内共2人入选;开展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区内2家企业申报的建设项目获得经费资助。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供给,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做好各项就业保障工作,为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做好人才供给。”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