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2024年部门预算
目录
第一部分 2024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预算管理情况说明
二、部门情况说明
三、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四、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六、其他情况说明
七、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2024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一、收支总表
二、收入总表
三、支出总表
四、项目支出表
五、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
六、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表
九、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财政拨款明细表
十三、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第一部分2024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预算管理情况说明
(一)预算单位
北京市政府于1991年12月设立亦庄工业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1992年7月更名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7月,经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京编办行〔2000〕21号),北京市财政局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整建制划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职能机构,更名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2019年根据《关于印发<北京技术开发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京编委〔2019〕11号)调整优化经开区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审计局整合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经机构一系列调整最终发展为现行体制,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作为预算主体,代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市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部门预算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名义申报,市财政局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下达预算批复。
(二)预算收支政策
2005年市财政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京政发〔2001〕38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京政发〔2005〕1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经市政府同意,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财预〔2005〕2336号),明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范围内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留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使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支出项目由管委会根据收入情况统筹安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收入预算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测算各项收入,编制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范围包括为保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所属机构正常运转、促进经济建设、城市管理及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项目支出;以及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债务负担情况,需要由财政资金安排偿还的债务支出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收入按照有关土地政策,在扣除上缴中央及划转其他用途因素外,留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使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012年12月31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创新完善更有利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发展的财政体制;延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行财政管理体制3年;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出让收入市级留成部分,在扣除按国家规定和市政府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专项规定计提后全额返还。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征地拆迁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随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展,将财政资金使用范围相应扩大至“六园”、综合服务配套区和市政府批准的新拓展区域。
2016年,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增值税中央地方五五分成,由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因此营改增改革政策性收入不降反增。为了弥补北京市减税效应明显的影响,市财政印发《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营改增改革政策性增收实行滚动上缴的通知》(京财预〔2017〕49号)文件,要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营改增改革政策性增收实行滚动上缴。
201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9〕22号),明确165平方公里区域税收和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该区域发展。按照钱随事走、事随责定原则,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公共服务重点项目提供运营支持。
(三)预算管理模式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非一级政府,不具备一级财政的资格,因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金库,财政收入缴入市级金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收支预算以专项资金的形式纳入市级预算,接受市人大监督审核。尽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行政区划,实际管理着约225平方公里的地域,因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在管委会内部更偏向于参照政府预算模式进行管理。
预算编制方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按照政府预算管理模式组织管委会所属机构及单位编制部门预算。为了规范管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参考北京市及区县政府预算管理系统,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管理系统,每年部门根据重点工作,按照预算管理相关要求据实在系统中申报预算。
资金管理方面,经开区财政审计局负责财政资金的拨付,非税收入集中收缴,汇总编制部门决算,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严格按照北京市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关要求进行资金支付工作。指标管理、财政资金拨付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均通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财政系统”管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机构(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无独立财务,内设职能机构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建项目的财务会计核算、会计业务代理以及会计档案管理、日常报销等财务工作,统一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结算中心进行核算。
预算执行方面,按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与市财政局年初批复的差异、动用结余资金情况向市财政局报送预算调整请示。
自行管理权限方面,绩效管理工作按照北京市财政局2015年印发的《关于同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自行组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京财预函〔2015〕259号)文件,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行组织实施。鉴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实际,政府采购管理、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投资评审均参照市财政局相关制度文件执行,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组织实施。
综上所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管理模式创新地融合了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的管理模式,但无论与严格的政府预算还是部门预算相比,均存在着一定差异。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预算收支情况在预算申报、批复、执行的额度和范围上与市财政保持了一致,但在具体口径和构成上无法达到一一对应,这一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的其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存在相当的普遍性。
二、部门情况说明
(一)本部门性质、职责等情况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和《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成立中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的通知》(京办文〔1994〕12号),设置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为负责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管理工作的市委派出机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为代表市政府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的市政府派出机构。
(二)机构设置情况
根据《关于印发<北京技术开发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京编委〔2019〕11号)调整优化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23个: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宣传文化部、经济发展局、营商合作局、科技创新局、财政审计局、开发建设局、城市运行局、社会事业局、商务金融局、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地区协同事务局、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总工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工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纪检监察工委、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国家服务业扩大开发综合示范区经开区区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设立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公共服务机构9个:党群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社会保险保障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档案数据中心、产经政策研究院;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托管理街道2个:荣华街道办事处、博兴街道办事处。
(三)人员编制及实有情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815人,实际在职人员795人;事业编制140人,实际90人;离退休人员153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53人。
三、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2024年度收入预算3128800.00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2619627.00万元增加509173.00万元,增长19.44%。主要原因是结转结余资金、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资金增加。
(一)本年财政拨款收入3128800.00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720000.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10000.00万元。
(二)本年其他资金收入0万元
4.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
5.事业收入0万元。
6.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
7.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
8.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
9.其他收入0万元。
(三)上年结转结余398800.00万元
10.上年结转结余398800.00万元。
图1:收入预算
四、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24年支出预算3128800.00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2619627.00万元增加509173.00万元,增长19.44%。主要原因是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水平资金需求增加。
(一)基本支出。基本支出预算0万元,占总支出预算0%,与2023年年初预算数0万元持平。
(二)项目支出。项目支出预算3128800.00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2619627.00万元增加509173.00万元,增长19.44%。其中:
1.事业单位经营支出0万元。
2.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
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图2: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情况
(三)年终结转结余资金0万元
五、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32个所属机构、2个事业单位和2个受托管理街道。
(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202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474.93万元,比202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增加17.98万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24年预算数250.33万元,与2023年预算数持平。
2.公务接待费。2024年预算数36.22万元,与2023年预算数持平。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024年预算数188.38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24年预算数17.98万元,比2023年预算数0万元增加17.98万元,主要原因:对达到使用年限的1辆小轿车更新购置为极狐新能源汽车。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4年预算数170.4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加油10.00万元,公务用车维修70.00万元,公务用车保险35.00万元,其他55.4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4年预算数与2023年预算数持平。
六、其他情况说明
(一)政府采购预算说明
本部门2024年无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说明
本部门2024年无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安排情况。
(三)机关运行经费说明
本部门不在机关运行经费统计范围之内。
(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说明
2024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填报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7个,占本部门本年预算项目7个的100%。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预算2730000.00万元,占本部门本年项目支出预算的100%。
(五)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4年无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24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000.00万元,支出10000.00万元。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共有车辆84台,共计2201.04万元;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81台(套)、共计34202.49万元。2024年预算安排中,购置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共计0万元。
(八)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情况说明
1.项目名称: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项目
2.政策依据: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大数据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北京新型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京大数据办发〔2021〕6号),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新型感知体系,创新定义标准路口,践行“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和多箱合一”理念,铺设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的专用网络,实现平台监管、基础数据推送、协同感知安全提醒等功能服务。
3.绩效目标:完成通州区、顺义区共440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道路灯控路口数字基础设施、路侧智能感知设备及双智专网建设。
4.预算安排:2024年预算安排100000.00万元。
5.实施方案:在通州区、顺义区共440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道路灯控路口开展路侧数字基础设施、路侧智能感知设备及双智专网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杆工程、管道工程、综合箱工程、电缆光缆工程、交换机工程及外电工程。路侧智能感知设备包括车路云一体化路侧感知设备、路侧边缘计算节点和智能终端。双智专网建设包括双智专网覆盖和区域、核心两层网络中心建设。
七、名词解释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支出: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所属机构正常运转、促进经济建设、城市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等支出。
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指本部门当年部门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预算数。
第二部分2024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附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2024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