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亦庄航天”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时,特别提出了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这是继去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再次被提及。

  “我们相信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机遇”,“我们深感振奋与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一经发布,便在亦庄航天圈内引发了热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报告特别提到了‘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商业航天企业面向国际前沿、加快科技创新的信心;报告中还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坚定了我们建设航天强国的信心。”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表示。

  “报告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同时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商业航天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星河动力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为市场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助力中国商业航天走向世界前列。”星河动力CEO刘百奇表示。

  从2014年商业航天大门开启,到我国商业航天在多个领域实现“0到1”的突破,再到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增长引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兴产业”……在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快速积累。而北京亦庄也以“用一座城来发展一个产业”的决心,成为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高地。截至2024年底,北京亦庄已聚集空天企业超160家,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5%。仅2024年,“亦庄箭”就完成入轨发射13次,入轨卫星超80颗。

  在新的机遇下,“亦庄航天”如何向“新”而行?

  “在卫星制造领域,商业航天企业低成本、批量化生产的优势正进一步凸显,卫星的研制正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产模式’转变,像生产电脑一样生产卫星正在成为可能。”张世杰分析了当前卫星行业发展的趋势。作为国内领先的卫星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卫星制造商,银河航天布局了高性能卫星的批产能力、手机直连卫星、柔性太阳翼、太空算力等国际领先的技术方向,并且通过技术牵引构建面向民营商业航天的产业生态。“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卫星应用将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相结合,拓展出更多应用场景,商业航天将迎来新的时代机遇。”

  在火箭领域,星河动力自研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已经凭借着高频次发射,成为了行业内的“劳模火箭”。“在政策指引下,星河动力将继续秉持‘探索创新、求真务实、拼搏进取、协作共赢’的价值理念,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商业航天朝着规范化、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同时,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行业伙伴携手共进,构建更加完善的商业航天生态体系。”刘百奇表示,“今年星河动力将有两个新火箭箭型首飞。”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亦庄航天将奋力而为。”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亦庄箭’计划发射超40次,入轨卫星超130颗,4型新型火箭有望首飞,届时‘亦庄箭’型谱将达到10型。与此同时,我们计划筹建2座以上火箭工厂、互联网卫星示范产线和产业园,实现星箭一体,轨道面交付。”融媒体中心 卢金曦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