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15家重点单位建立标准化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车。 于晓玲/摄
1分钟完成消防灭火救援服及设备穿戴,物业服务团队人人都是消防战斗员,可视化消防手台成“标配”……这些是记者在走访区内消防重点单位看到的安全工作成果。日前,记者从北京经开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2024年以来,该支队积极推动经开区2024年为民为企拟办实事项目,共指导企业、园区、酒店等15家重点单位建立标准化微型消防站,持续提升基层应急处置力量能力水平,强化社会面火灾防控。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区内一家高科技制药企业,公司二厂坐落于经海四路科创八街19号,于2024年通过标准化微型消防站验收。记者在二厂西南门保安室内看到,印有“微型消防站”字样的红色铁皮柜里,灭火防护服、消防安全腰带、消防腰斧、防爆照明灯、扩音喇叭、消防轻型安全绳、灭火防护靴等专业消防装备一应俱全,柜顶还放着两个“大家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保安室外,一组液压拖车器(4个)整齐列队、时刻“待命”,服务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移车需求。移步厂区中控室,工作人员操作电脑端接入北京市消防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系统,消防救援支队可随时通过平台对中控室人员是否在岗等情况进行核查点名。“同时,经开区消防救援支队还为我们配备了移动可视化手台,它可以发语音、文字、视频,就像使用微信一样方便,使我们随时与经开区消防救援支队互通厂区及周边消防安全情况,接受其指导,如遇险情可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工作。”在泰德制药二厂消防安全主管王臣看来,微型消防站不仅是灭火救援的先遣队,还是消防安全的宣传队,与单位内的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共同构成了完善的灭火救援网络,站点建设与运行增强了单位内部的消防力量,也提升了整个单位的消防安全水平。
相同的画面也出现在中冀斯巴鲁大厦微型消防站,此外,属地荣华街道还为其配备了微型消防车。据了解,该微消站配备6名微站队员,分为2个班组,肩负着中冀斯巴鲁A、B、C三座大厦,共计59700平方米范围的日常消防安全保障任务。队员们反应速度如何?一位队员用行动说话:只见他先快速将双脚伸进消防服裤子里,一下踏到靴底,然后握住裤子背带跨上双肩,扣好裤子纽扣,套上消防服,拉上拉链,扣紧搭扣,接着左手拿起头盔,右手手指钩住帽带将头盔戴好,并拉下防护面罩。整个穿戴过程一气呵成,在1分钟内完成。紧接着,他又熟练演示了正压式呼吸机穿戴过程,检查氧气供应、确保面罩气密,各环节一丝不苟。走出站点,他又拉开微型消防站车门及后备箱做详细介绍,各类消防设施配备及功能张口就来。“这得益于我们每周都会对队员们就消防知识、设备,包括整个大厦消防通道等情况进行一次培训。”
2024年,经开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服务触角继续在亦庄新城区域延伸。得益于支队的指导,地处亦庄镇的首合国际大厦园区内,物业已建立起一套从设备设施到人员完善配备的微消站体系。园区入口处的中控室内,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图示等各类规章、制度上墙;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等设备24小时高效运行,消防设施配备齐全;防火巡查记录、配电室安全检查表、中控室消防运行值班记录等台账事无巨细;同时,物业安保、工程维修、保洁员等15名一线职工一岗双责,人人都是具备消防知识及技能的微消站“战斗员”,全天候为园区安全保驾护航。园区内两座办公楼内均设有两部逃生步梯,每层配备摄像头、安全出口标识及3个消火栓等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求每个入驻园区的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并设安全责任人对接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同时,我们会定期组织企业职工开展消防知识及灭火器材使用培训,提升全员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及逃生能力水平,时刻绷紧‘安全弦’。”园区物业安全负责人马经理介绍说。
微型消防站,是以救早、灭小和“三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随着又一批15家重点单位标准化微型消防站的建设,经开区基层消防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发挥微消站“小、快、灵”优势,强化“灭早、灭小”消防能力,对初起火灾进行有效控制,助力“三分钟消防安全圈”建设不断完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提供坚实保障。 融媒体中心 于晓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