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近40家产业链企业年产值超2000亿元 北京亦庄汽车产业涌动发展新势能

北京亦庄汽车产业涌动发展新势能.jpg

极狐汽车。 融媒体中心 吴江/摄

  极狐汽车8月销量首次破万,小米汽车产能进一步提升,宁德时代华北首座电池工厂加速建设……培育汽车和新能源增长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已聚集了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小米汽车等整车龙头企业和海纳川等近40家国内外知名零部件企业,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年产值超2000亿元,占北京市汽车产业产值近60%。

  求新求变打造新增长极

  今年前8个月销量同比增长高达198%,且8月销量首次破万,极狐汽车正式迈入“万辆俱乐部”。作为北汽新能源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极狐汽车的出现及其销量的一路攀升,也成为北京亦庄汽车产业打造新增长极的一个创新观察切片。

  “月销破万,对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广义上主流品牌的‘准入线’。能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主要源于我们硬核的产品力、持续加强的营销能力,以及不断完善的渠道能力。”北汽新能源有关负责人表示。产品力是取得一切成绩的基础,极狐汽车在集团支持下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用户场景洞察,不断深入理解当代用户的出行生活,打造阿尔法T5、阿尔法S5、考拉S等多款车型,切实将产品能力转化为良好的用户体验。

  同时,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极狐汽车以数字化营销的探索促进销量突围。今年4月,极狐汽车与优质流量IP“与辉同行”合作,开启阅山河之旅,奥运期间还作为与辉同行·运动健儿说、东方浪漫耀巴黎特别栏目的特约合作伙伴,累计获得10亿多的流量,并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流量转化为“销售质量”。

  “如果说营销创新是‘催化剂’,那么整个渠道体系能力的提升则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负责人说。今年极狐汽车不仅要提高经销商的数量,还采取多种手段为渠道赋能,提升双方的合作质量。目前极狐汽车已确定今年渠道补强区域和空白城市渠道开发计划,年内将覆盖123个城市,一二三线城市覆盖率达到97%。

  强链补链引聚更多配套项目

  不仅推动北汽新能源、北京奔驰等“老朋友”不断推陈出新,北京亦庄还引进了小米汽车等“新朋友”,并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在强链补链的版图上加速布局。

  就在紧邻小米汽车工厂的地方,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这是宁德时代华北首座电池工厂,也成为北京亦庄今年引进落地的一个代表性产业配套项目。由于汽车产业拥有复杂而系统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引聚本地化的上下游企业和配套项目,有助于保障整车厂生产产能、促进企业降本增利、协同发展。其中,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件之一,是整个车辆系统的动力来源,而计划在2026年投产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就是为北汽、小米汽车等新能源整车企业配套的。随着该项目的落地开工,意味着北京亦庄补齐动力电池板块,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

  从整车企业到各关键零部件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将投资目光转向这里。今年8月,聚焦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高压电系统,阿尔特汽车与矢崎在北京亦庄举行合资合作签约仪式,计划共同出资在此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电系统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解决新能源汽车能耗效率和续航里程等全球性技术痛点。矢崎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次到阿尔特总部参观考察,我们也更加了解北京亦庄,这里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合资公司落地后,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本地产业资源和政策优势,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共赢发展。”

  集群发展集聚约40家产业链企业

  聚力强链,北京亦庄朝“汽”蓬勃,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涌动新势能。

  看向整车企业,北京奔驰今年整车累计产量突破500万辆,正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电动化、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北汽新能源不仅持续丰富极狐汽车新车型,还和华为合作打造鸿蒙智行首款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上市20余天大定就突破8000辆;小米汽车已连续3个月实现破万交付,预计今年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台交付目标。

  看向零部件企业,海斯坦普北京生产高端轻量化车身及车身装焊总成,海纳川海拉车灯发力高端车灯系统,英创汇智在智能汽车线控底盘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现代坦迪斯出口业务量持续扩张……

  看向更广的产业生态圈,北京亦庄拥有国汽智联、国创中心、阿尔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以及戴姆勒全球研发中心、北汽蓝谷测试平台、北京通敏等研发和测试机构,可提供完备的行业共性技术服务,正推动建设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面向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浪潮,北京亦庄正围绕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向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将多措并举培育汽车和新能源增长极,完善核心零部件本地化供给体系,增强汽车产业链韧性和安全,加速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车联服务”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融媒体中心孙艳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