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整零协同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开栏语: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北京亦庄紧抓机遇,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即日起,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北京亦庄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专栏,展现人形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构建产业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
“天工”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发布,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总部开业,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近日,从首创成果,到企业总部,再到产业联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形机器人领域成果不断。目前不仅集聚了优必选、小米机器人、京城机电等人形机器人头部整机企业,还有清能德创、灵足时代、犀灵视觉等行业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加速形成整零协同产业生态。
发挥龙头作用
搭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今年4月,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在北京亦庄发布,它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
“物自天生,工开于人。”首创背后,是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行业之合力,攻克包括“拟人奔跑”这一人形机器人研发领域世界性难题在内的系列挑战。
据介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大模型等企业共同组建。自成立起,该中心便肩负起攻克本体原型、通用大模型等五大共性难题的任务,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推动产业整体快速发展。随着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的发布,进一步助力其他机器人企业避免重复投资和研发,能直接采用该母平台进行更个性化的设计。
行业头部力量的集结,源于北京亦庄的前瞻布局。去年8月,北京亦庄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支持以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创新中心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此后,北京亦庄陆续引进小米机器人、北京优必选等头部企业注册落户,也为去年11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落地奠定基础。
随着行业热度持续升温,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今年1月,引聚智囊团,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今年4月,创新链持续迸发新动能,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总部正式开业,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落地……
促进整零协同
吸引产业上下游越聚越多
顺应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北京亦庄助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其上下游产业链。
“北京亦庄的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很多,我们在这一方向新开辟的业务合作,就是在经开区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始对接的。”北京犀灵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冉亮说。作为一家深耕视觉传感器领域的高科技芯片公司,该企业推出的像素级感存算智能视觉传感器芯片能解决人形机器人的感知难题,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灵巧手”“仿生眼”。冉亮透露:“目前,我们正和一家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探讨前期合作方案,预计6月将完成初步设计。”
以核心零部件为人形机器人解决灵活运动难题的,还有国产伺服“小巨人”企业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该企业推出CoolDriveMiniANT微型智能伺服驱动和RJM高性能一体化机器人关节产品,前者能满足人形机器人小体积、高爆发的要求,具有高效率、低损耗、高功率密度、高开关频率、高带宽响应等特点;后者则支持人形机器人各关节运动的控制要求,动力强劲。
此外,还有一批新企业注册落地。就在不久前,灵足时代、肇观电子、锐趣科技、跨维智能4家机器人企业签约入驻中关村(亦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孵化器。灵足时代创始人兼CEO邵元欣说:“我们在产业生态和政策的吸引下落户北京亦庄,从今年1月初正式运营以来,公司已发布17N.m和120N.m两款一体化关节模组产品,其中120N.m能驱动1米高的中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全尺寸四足机器人。”
打造创新生态
将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此前,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篇即这样写道。
目前,聚焦人形机器人,北京亦庄不仅在硬件企业领域加速形成整零协同的产业生态,还在软件企业领域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深化布局。其中,如果要训练大模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脑”,算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支撑,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首期3000P智能算力已点亮并投入使用;在经开区国家信创园,还有安达元脑等一批深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的企业陆续入驻。
根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面向千亿级赛道,北京亦庄将如何落子?
接下来,北京亦庄瞄准人形机器人前沿领域,将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加速构筑人形机器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综合体,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打造集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应用示范、产业集聚于一体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区;还将出台人形机器人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组织系列对接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不断集聚、加速发展。融媒体中心孙艳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