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多举措提高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刘娜)专家引领、钻研教材、改进教法、研磨课堂……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决辖区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历史学科优秀教研组和学科研究骨干,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近日,北京经开区中学历史学科教研基地多措并举,以丰富多样的教研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区域内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
分析高考评价体系以及北京市近年高考题特点、分析历年真题背后体现的素养要求、针对当下北京高考出题的趋向给出复习建议……在专家引领环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郭井生从实际出发,就高考一轮复习为区内高二历史教师进行了内容详实且干货满满的专业指导,同时引导教师们注重加强史学入门以及史料研读课程的开发。
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为积极响应北京市中考改革政策要求,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基地先后两次邀请到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主任赵建建,结合新中考改革趋势和新教材试讲反馈,为区内初一年级历史教师面对面介绍了《中国史》七年级下册教材的变化和部分结构调整情况,解读了新背景新教材对老师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并从单元内课时之间的逻辑关系,到每个课时的解读、挖掘与拓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个人思考提供教法和学法上的实用指导,从面到点开展教材教法分析和指导。
为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基地还特别邀请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高中历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成学江针对初三历史教学,为区内初三历史教师进行系统指导,并对区内教师研究课展示进行细致的点评。
“系列指导让我们获益良多。基地基于我们的培训需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效帮助我们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区内历史教师们认为,教师成长的路径是多样的,基地多元化的指导培训不仅为他们指明了课堂中的教学新方向,同时助力他们快速提升专业素养,让他们在“研”途中掌握方法巧突破,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同时遇见更好的自己。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