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样板再次入选 北京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齐美娟)继同济中路18号老旧厂房更新项目成为我市老旧厂房更新导则唯一案例后,日前,“经开区低效工业用地更新升级”再次成功入选2023年北京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指引,意味着北京亦庄在探索片区更新再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有机完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中取得了新成效。同时,为全市的工业用地盘活提供新样板、新思路和新方法。
4月22日,在北京市委城市工作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指导下,由北京城市更新联盟联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发布《2023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包含了2023年北京城市更新总体情况、主要实施成效、面临形势与挑战、2024年重点工作建议四部分,并附上经典案例。其中,就包括“经开区低效工业用地更新升级”。据了解,该案例是“2023年北京城市更新案例指引”所涉及的六个案例之一,是唯一一个以工作体系形式呈现的案例,系统地体现了北京亦庄城市更新工作思路。
“经开区低效工业用地更新升级”显示,为落实亦庄新城功能定位,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北京亦庄面对工业用地“已供低效、新供不足”的严峻挑战,积极筹划、主动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政策,并组织开展了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强化顶层设计,搭建政策规划体系框架。制定了项目申报准入、审批、招商、运营、调度、评价、预警奖惩和退出的“七步工作法”,细化制定了《城市更新项目准入审核程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管理办法》等规定,以及《城市更新方案》《城市更新协议》《城市更新方案批复意见书》等一整套规范化文件,持续优化工作程序,建立全周期管理体系。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规划框架。北京亦庄坚持“工”改“工”的原则,保障工业发展空间;强化指标精确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更新规划引领,突出圈层引导理念;补足服务配套,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成立平台公司,发挥市场化运营优势;引入金融产品,保障资金使用需求;融入“双碳”理念,鼓励绿色低碳发展。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用地更新,形成了平台公司回购更新、多元主体合作更新、产权人自主更新、政府引导更新等四种模式,打造出了工业用地城市更新的“亦庄模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