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2024中国航天日商业航天研讨会举办 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在北京亦庄启动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卢金曦)共话友谊、共叙未来、共谋发展,共建共享创新产业生态。4月21日,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中国航天日商业航天研讨会举办,行业专家以及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政产学研领域“航天人”齐聚一堂,共谋产业发展。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于会上正式启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杨立军、北京市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郭海峰、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参加研讨会并讲话。

  “不盈利、不收费,北京亦庄全力为联盟运行创造条件。”研讨会上,提及牵头推动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将吸收航天企业、高校院所、合作单位等加入,让商业航天伙伴集聚亦庄、扎根亦庄,促进协同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盟因何而生,又如何顺势而行?“是企业间沟通的桥梁,又是政企间的纽带。”联盟有关负责人这样介绍联盟的使命。联盟由北京亦庄星箭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起,首批成员单位有中科宇航、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39家企业,是服务商业航天企业、助推产业发展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联盟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为原则,以“依靠经开区、立足北京市、辐射全中国”为目标,致力于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促进航天制造基础设施和资源开放共享。

  “未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发挥平台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力争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生态建设、产业服务、共性技术研究、大会论坛、行业交流、市场合作、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为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该负责人说。

  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就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与协同创新路径进行主题报告,并针对商业航天航班化发射、商业航天共享工厂建设和加速应用布局等内容进行主题沙龙研讨。

  “我们企业落地在北京亦庄,我看到这里对商业航天的发展特别重视,既有契合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又有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务。”“除了亦庄,我还没有在哪里看到政府对商业航天产业的了解如此专业。”……研讨会现场,商业航天企业家们这样表述他们眼中的北京亦庄。的确,北京亦庄的商业航天企业不断刷新着纪录。仅仅在2023年,全市的14次商业火箭发射中,有13次来自北京亦庄。2024年开年,又有多家企业接连发射成功。

  沉下心、俯下身,深耕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随着联盟的成立,“亦庄航天”的产业生态将更上一层楼。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就首度提到了商业航天;今年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北京经开区如何抓住产业风口?

  “‘用一座城来发展一个产业’‘用一个创新生态托举一个产业’‘用一套服务方案护航一个产业’。”会上,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坚定表示并透露重点项目的最新进展。于2月3日揭牌的“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筹)”聚焦可重复使用商业火箭的创新研制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开展可重复使用火箭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搭建、优质生态体系构建三项重点建设内容。“当前,北京亦庄正以‘北京火箭大街’为引领,以‘空天街区’为依托,建设商业航天特色园区,更好构建星箭一体化、通导遥深度融合、空天地信息一体化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