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经开区高中语文教研基地开展主题活动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刘娜)为深化对语文教材中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与教学,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共同成长,近日,北京经开区高中语文教研基地以“探究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教材不同体裁作品教法学法”为题,开展了一次主题教研活动。

  最是一季春意浓,同题共振诗词美。活动中,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语文教师袁嫩嫩首先以古典诗歌《声声慢》为教学内容,深入探讨了诗歌背后的文化母题“黍离之悲”,展现古典诗歌的教学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体现出选择性必修不仅注重学习“面”的广度,更注重学习“点”的深度。

  随后,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刘克勇以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从而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法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真正落实“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培养路径。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王晓青老师则带来了小说《阿Q正传》的授课。在她声情并茂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自主分析了人物形象,同时了解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王老师强调要通过语文实践,以“美读”涵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本次教研活动有助于区内高中语文教师们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共同进步。课后,与会教师共同参与了评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交流,老师们对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持续打造出更多的魅力课堂,绽放出更多的教研之花。”活动最后,北京经开区高中语文教研基地首席教师王晓青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今后基地将在北京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指导下持续举办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最终通过高质量的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