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国内首个非暴露空间领域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近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上发布《2023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内首个非暴露空间领域团体标准正式实施,并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产业规模将达千亿级

  论坛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图通”)、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共同主办,以“探索看不见的领域——揭示卫星导航系统中非暴露空间的挑战和解决”为主题,旨在推进北斗跨界融合,聚焦卫星导航领域发展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探讨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非暴露空间定位技术解决方案。

  所谓“非暴露空间”,简单可理解为室内、地下等接收不到卫星信号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室内导航、定位体验。非暴露空间位置服务产业就是在室内、地下等环境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高精度导航定位、高精度空间信息感知、融合、表达等技术为基础,提供精准位置信息的高技术服务业。

  论坛发布的《2023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非暴露空间位置服务产业到2025年有望达到约千亿级市场规模,并从加强产业集聚、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标准技术体系、提高国际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

  非暴露空间领域团体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非暴露空间’这个词就诞生于北京经开区,当初是北京经开区院士工作站的杨元喜院士为它做了学术定义。如今论坛已经走过9届,我们也借机再次发布三项非暴露空间领域团体标准,并正式实施。”北京经开区企业协会标准委员会主任、全图通总经理张迪说。这是国内首个非暴露空间领域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应用落地,标准先行。为规范非暴露空间数字化数据采集、建筑信息模型生产构件技术要求、轨道交通领域非暴露空间电子地图制作与应用提供指导,《非暴露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等三项团体标准由全图通牵头组织,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城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联合起草,涵盖建立数据采集等级划分标准、明确数据精度影响因素、建立详细测绘流程和方法等多个方面。

  “这是北京经开区的又一首创。”张迪说,“能为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厂、无人服务等导航定位方面的应用,提供重要标准依据和理论支撑。”

  签署校企合作备忘录

  此外,论坛上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全图通、创星汇(香港)有限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现场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在卫星通信、高精度位置服务、导航、遥感、智能交通等领域进一步合作,将非暴露空间数据收集和智能导航技术等引入香港地铁、高铁、机场等非暴露空间场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共4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交流探讨。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推进,从机场到连接的高铁、城际、市域、地铁四网融合车站,再到地铁隧道、高铁隧道等,都体现出对非暴露空间应用的需求和创新,此次论坛也将汇聚前沿智慧,助力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及数字经济发展。

  融媒体中心 孙艳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