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着力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
信创园一期正在火热建设中。融媒体中心吴江/摄
“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关键赛道,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面变革。”近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指出北京市将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更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北京经开区如何以报告为指引,为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贡献更多“亦庄力量”?
一个《行动方案》早已指明了经开区向“新”而行的路径。
一个多月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制定的《关于打造国家信创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技术领先、企业集聚、方案突出、服务完备的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打造100个信创应用场景,集聚400家信创企业,引培万名产业人才,信创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经开区将实施技术创新领航行动、产业联动同舟行动、应用推广破冰行动、生态雨林构建行动、信创人才倍增行动、平台载体阶跃行动、未来新城创建行动七大行动,将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经开区信创园)建设成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产业发展高地。”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标已定,蓝图绘就,经开区早已做好准备,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在北京亦庄路东区经惠西路通明湖公园附近,占地面积约26.5万平方米的信创园一期正在火热建设中。“今年6月将逐步投入使用,预计今年新增运营面积50万平方米。”通明湖信息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这里除了可提供60万平方米前沿办公空间,还将拥有10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5万平方米的高端酒店、2万平方米的会展及文化中心以及5000平方米的高端院线。
截至目前,经开区信创园已落地了核心芯片、基础软件、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领域四梁八柱企业277家,仅去年就新入驻企业63家。2023年,经开区国家信创园在落地项目数量、经济效益增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均实现20%以上增长。
为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遴选一批优秀信创产品,开放一批特色信创应用场景,引培一批高成长信创企业,通明湖信息城构建了7个技术平台+X个企业重点实验室的通明湖创新基础设施体系,联合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建设“两中心两平台一院一论坛一基金会”。目前,国家通用软硬件攻关适配中心适配量突破百万件次;通过直投业务已储备50余个项目,通明湖融资通服务产品帮助3家企业融资3亿元;建立场景应用联动机制、常态化发布榜单。
创新为王,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串珠成链新景出;雁阵齐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乘风起。
龙芯中科在2023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上重磅发布新一代国产CPU——龙芯3A6000,标志着国产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产品性能上均达到新高度;青藤云安全(北京升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磅发布了中国首款全栈信创主机安全产品——千载,为信创主机加装“安全防护墙”;北京中科网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基于国产自主可控CPU平台的网络安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上持续发力;超云数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整体业绩预计同比提升30%左右,其中AI服务器签约增长率提升了306%……一个个深耕细分领域的信创企业,通过硬核实力,让自主信创技术从这里出发。
据了解,立足国家信创战略承载地、网络安全支撑地、数字经济新高地产业发展定位,通明湖信息城正着力推进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新型计算、新型通信、未来网络、数据6个细分领域全栈布局,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多“亦庄力量”。融媒体中心 李玉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