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探索绿色发展“园区样本” 经开区入选首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创新试点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史明阳)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确定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为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其中,北京经开区成功上榜,获批产业园区试点,试点工作自2024年1月起,试点周期为3年。“一直以来,经开区积极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血脉,向绿而行。此次成功入选试点再一次为经开区提振了信心,我们将在3年试点期间全力以赴达成创建目标!”经开区城市运行局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随着亦庄新城的快速发展,经开区在制定出台污染减排和节能降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名录、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资金奖励等若干政策方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化、推广“碳中和”试点等项目,不断夯实着区域绿色转型的基础,推动产业新城绿色底色更加亮丽。绿色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36家,北京亦庄产业“含绿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引领成效显著,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突破700家,核心区万人发明专利数850件,协同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无废城市建设形成“亦庄经验”,亮点突出、成效鲜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入选建设名单的国家级经开区……在竞逐绿色低碳的新赛道上,北京经开区打造了多张城市发展新名片。

  “按照‘源头防控,绿色发展;科技引领,优化路径;机制创新,统筹推进;重点领衔,协同增效’的基本原则,到2026年,经开区将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300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标杆项目建设达到100个……”据城市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3年,为了稳步提升区域内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经开区将紧盯任务目标,细化时间节点,在完善保障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强化项目支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方面全力推进试点建设。通过探索协同减排技术路径、探索协同创新管理体系、探索基础设施协同模式、开展重点行业协同试点、强化各类园区试点创建协同增效、树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企业标杆等6大类20小类试点任务,探索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解决方案,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和实践示范。

  “面对巨大的减污降碳潜力,经开区将以多层次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目标为指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高水平推进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助力经开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城市运行局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