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经开区做好三个服务打造“星网模式”

1.jpg

2002年9月,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全景。企业/供图

2.jpg

2012年9月18日,诺基亚体验创新中心成立。企业/供图

  星网(国际)工业园(简称星网工业园),始建于2000年5月,占地75公顷,先后吸纳了包括诺基亚、IBM、三洋等10余家世界500强及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入园,总投资额超过12亿美元。是北京市面对新世纪即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引入的外商投资高科技企业集聚重大项目。

  ——《北京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志》P471

  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可以说是居家出行必备物品,娱乐、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与智能手机深度捆绑。诺基亚,这个曾连续十几年占据全球手机份额第一的品牌,在智能手机时代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诺基亚在北京经开区的产业发展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星网(国际)工业园(简称星网工业园)的建设开创了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整条供应链入区的先河,形成了多家跨国公司联合投资参与全球竞争的新模式,政企协同下创造了世界上独有的“星网工业园海关监管模式”。诺基亚的入区以及星网工业园的建设,也对北京经开区产业发展模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3.jpg

 2006年5月,诺基亚中国园奠基。企业/供图

4.jpg

2008年4月21日,诺基亚中国园开园。企业/供图

  给足产业发展空间做好水电气热等基础保障服务

  诺基亚,起源于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由一家木材纸浆厂起步,此后逐步发展为21世纪全球移动通信的领导品牌之一。这家芬兰公司创建于1865年,120年后,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用电缆、光缆和传输设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彼时,诺基亚只是中国电信终端产业的一个配角。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中国拉开了电信行业改革的序幕。诺基亚看准蕴藏的商机,1995年,已成为中国最大电缆设备供应商的诺基亚在中国正式成立合资企业,此后陆续在北京、苏州、东莞等地建立生产基地。

  随着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芬兰诺基亚开始对北美、东南亚、中国等地区进行考察,计划采用制造集群的模式建立新的生产基地,作为诺基亚全球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此时诺基亚在北京五O六厂(酒仙桥)的场地已没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北京诺基亚计划将移动电话、基站等生产车间迁出,另寻新址。1999年5月,北京经开区得知此信息后快速反应,连续召开项目协调会进行专题研究,组建了由主要领导领衔的招商团队,明确分工,启动相关调研工作。同时主动向外经贸部、市计委等相关主管部门汇报相关工作并寻求支持。6月,市政府领导到经开区现场办公时做出指示:在引进外资大项目上要有所突破,千方百计把诺基亚引进来。7月,招商团队主动拜访诺基亚中国和北京诺基亚,沟通将诺基亚北京基地迁至北京经开区事宜。诺基亚公司有关负责人、北京诺基亚公司负责人及北京邮电通讯设备厂(北京诺基亚公司中方合资伙伴)企管处有关负责人多次到北京经开区考察。

  通过综合考察交流,北京经开区的综合优势得到项目各方的一致赞赏:北京经开区的综合环境、硬件设施、政策环境、发展空间、交通、服务软环境等,均适合诺基亚项目整体迁入需要,也具备诺基亚在北京地区长远发展的条件。其中,发展空间方面,北京经开区为该项目选定了20公顷的工业用地,并为其长远发展预留了十多公顷工业用地,为后期诺基亚大中国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奠定了基础。同时,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充分了解诺基亚中国、北京诺基亚的要求,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项目顺利进驻提供跟踪服务。1999年12月31日,诺基亚中国负责人向市政府报告,诺基亚全球总部决定诺基亚工业园落户北京经开区。

  为了支持诺基亚项目入区,北京经开区开拓了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和组建园区建设公司三条工作线并行的工作模式,提出最低标准是基础设施建设要与诺基亚项目进区同步完成。但当时的基础设施与目标差距甚大,水、电、气、热等各种管线都需从北京经开区的起步区向中部延伸,其中电力问题难度最大。此前,北京经开区电力系统只有一座110KV变电站,保证起步区的生产、生活用电。随着区域的发展,用电需求增长,用电报装容量已达18万千伏安。2000年5月,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开工建设,诺基亚相关配套企业陆续入区,用电报装容量预估达21万千伏安左右,原有的变电站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考虑到建设大型变电站的立项、选址、设计、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的周期,北京经开区于2000年5月底着手筹备建设新的变电站。在市、区两级供电部门的支持下,110KV变电站建设很快立项成功,并在华北电管局和市政府的协调下准备好所需设备,进入建设阶段。经与供电局协商,决定由北京经开区自己安排变电站建设。2001年12月,北京经开区第2座110千伏变电站——景园街110千伏变电站动工,2002年2月投入运行,创造了变电站建设的“亦庄速度”。该变电站的按时送电,解决了星网工业园投产后的供电保障问题,确保了星网工业园的用电需求和供电的可靠性。

  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做好产品“零库存”保障服务

  诺基亚项目入区谈判期间,诺基亚公司提出,希望采用建设统一运行管理工业园的方式使用北京经开区土地、实现“24小时通关”及“零库存”等运营、物流管理服务需求,其中海关监管模式是决定企业能否实现零库存的关键。恰好,北京经开区在海关监管模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早在1997年就实现对SMC中国、GE医疗、松下电工三家企业的加工贸易全过程联网监管,已有比较成熟的单个企业联网监管模式。

  诺基亚要求实现“零库存”“24小时通关”,需要海关对星网工业园内的所有企业集群进行监管。这个企业集群里,所有企业与诺基亚公司都是供应链的关系。对于海关监管来说,每部手机生产时所需的零部件供应商与诺基亚交易,都与诺基亚有深加工结转关系,即每次交易都需要向海关申请报关。一个小配件在报关的时候延误了,很可能就会使整条生产线陷入停顿。怎样确保生产和零库存的顺利进行,实现“早上接单,晚上发货”,对诺基亚是个新课题,对北京经开区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

  为了探索适应星网工业园的监管模式,亦庄海关提出一个新的监管模式,设置一个公用的信息平台——中央物流管理系统(CSMS),海关通过平台可查看所有企业的物流状况,同时也能实时监控整个星网工业园里的物流情况,在此情况下,允许企业随时结转,定期报关。最终,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北京海关、亦庄海关与诺基亚及星网企业协同,仅用3个月时间便开发出一个集入出库申报、出库实时监控和集中报关、出库未报关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保税仓库管理子系统。

  整个联网监管平台前后经过1年多的建设,历经大小技术协调会100余次,于2002年7月投入试运行。“一点切入、多点监控”不围网式的产业集群联网监管模式成功实现,一套集保税仓库管理和“区域化加贸联网监管”功能于一体的中央物流管理系统(CSMS)顺利投入使用。由此实现的数据围网下的“不围网的区域化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实现了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工作从“以企业为单元点对点式联网监管”到“以园区为单元不围网的联网监管”的又一次飞跃。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做好物流“零距离”保障服务

  诺基亚进入中国后,在北京、苏州、东莞等地相继建立了生产基地。至1999年,作为跨国企业的诺基亚已经在全球拥有众多优秀的供应商,但诺基亚在中国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核心部件及零配件仍需从国外进口或从中国各地的代工厂商分散地采购。1999年,诺基亚提出在全球按照产业链模式建设高科技生产基地,实现零库存和规模经济的设想。

  诺基亚生产基地落户后,北京经开区提供的发展空间和海关联网监管基础,为其构建“零距离”的本地供应链体系提供了可能性。2000年5月8日,星网工业园开工奠基,当年年底诺基亚北京的9条生产线搬入位于北京经开区的中和工业园标准厂房内,其中7条线投产。星网工业园的建设,吸引了诺基亚全球的主要供应商纷纷入区。入园企业按照上下游关系组建成手机产业链,生产电池的三洋能源,生产主板、机壳、充电器的富士康,生产射频原件集成电路的威讯联合半导体等9家核心企业,根据诺基亚的需求开工生产。星网物流中心提供星网工业园内货物的报关、运输、存储、配送和仓库管理等服务,以满足园区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短、数量大、企业间深加工结转频繁及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要求。诺基亚将整条产业链依据订单生产,借助海关创新举措在计算机上监管物流配送,产品从生产线下来直接发给用户而不再进入库房,实现了物流的“零距离”和产品的“零库存”,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05年年底,星网工业园以诺基亚北京为核心,吸引近20家主要手机零配件和服务供应商,共同组建了世界一流的移动通信生产基地。2006年,诺基亚中国园落户北京经开区,诺基亚大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进入星网工业园,星网工业园成为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运营、采购、物流和地区总部于一体的世界级移动通信高科技园区之一。

  诺基亚按照“产业链”模式,整合众多企业资源建设高科技生产基地的模式,被称为“星网模式”,被哈佛商学院选取为商业案例加以研究,成为世界园区建设的典范。“星网工业园发展模式”,也在印度、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复制,助推诺基亚创造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的奇迹。

  “星网模式”为北京经开区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降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拓宽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吸纳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链条,以产业链为主脉,逐步壮大成为主导产业。北京经开区也从单纯引进企业向注重培育产业园区演变,从企业的科技含量、产品市场以及产业关联度,有选择地抓龙头项目,以商引商,产生带动效应,形成产业基地。

  2013年9月,微软宣布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旗下的大部分手机业务和专利许可证。2015年1月25日,诺基亚北京工厂停产。亦庄海关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实时追踪,完成诺基亚关停后续监管工作和电子化手册核销工作。由此,诺基亚手机业务结束了在北京经开区的发展历史。

  2017年,曾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新建商用建筑类“绿色大楼”金奖的诺基亚绿色大楼,迎来了北汽新能源总部。2022年,“星网·北汽蓝谷”项目被评为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成为北京经开区城市更新的重要实践。如今,曾经的星网工业园区域逐渐聚集了北汽新能源、威讯半导体、智飞绿竹、京东乾石等企业,从单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更新为四大主导产业的聚集地,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推动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李秀芬)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