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张强调研学校改扩建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项目时强调 聚焦一老一小 用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陈悦)12月11日下午,工委书记张强深入亦庄镇第一中心小学和梅园小区,实地察看校园改扩建和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并到困难老党员家中走访慰问,送去关怀和温暖。张强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一老一小”工作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补齐短板弱项,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孩子教育的事儿是头等大事。”亦庄镇第一中心小学是亦庄地区最早的一所公办小学,承担着周边居民及经开区建设初期人才子女的教育使命。为进一步满足周边生源的就学需求,经开区启动了校园改建工程,其中新建约26927平方米,改建6137平方米,规划学位1680个。张强实地察看了目前学校教学楼等硬件设施的使用情况,详细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并结合规划图纸听取学校改建方案。他强调,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是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加强协同配合,严格把控改建进度和工程质量,做好工地降尘降噪作业,将施工对学校和周边的影响降到最小。要充分考虑学校功能分区和教学秩序,根据现有建筑和可扩展空间,科学规划设计,最大限度满足区域学位需求。学校要以校园硬件设施改造为契机,着力提升办学软实力,打造经开区教育“名校”品牌,不断满足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让人才奔着亦庄的产业来,也奔着亦庄的教育来”作出更大贡献。

  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经开区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形象的民心工程。隶属于荣华街道天华园一里社区的梅园小区是首批进入改造期的老旧小区之一,目前根据居民诉求已经完成了小区用水、“适老化”以及部分外观改造。从楼体改造到室内外管道设置,张强一一询问改造细节。他指出,梅园小区居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改造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适老”设施的科学改善和规划,优先补足养老公共服务短板。要注重惠民实效,自觉事前问需于民、事中问计于民、事后问效于民,全过程解说于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注重长效治理,引导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自觉维护改造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居住在梅园小区的王义忠老人,今年88岁,是一名有6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40多前因公致残,与老伴同属肢体四级残障人士,是社区重点关注的困难家庭。“有什么困难您老一定要及时反映,我们尽力解决。”来到王义忠老人家中,张强亲切地与两位老人拉家常、忆往昔,关切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困难需求。张强叮嘱他们注意身体,并送上慰问品。他强调,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保障工作,实现“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相关部门、街道、社区要做深做细困难群体的排查和帮扶工作,用心用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在精神上常关怀、在生活上多照顾,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

  管委会副主任石威参加。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