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触摸”前沿技术 300余家参展商携产品亮相
观众体验展品。吴怡铭/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吴怡铭)首次亮相、新品呈现、突破“卡脖子”难题……随着2023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300余家参展商携产品亮相博览会,让人近距离“触摸”前沿技术,也为经开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首次亮相
W5000原型机将于明年下线
一架颜色清新、印有“白鲸航线”的无人货运飞机在展馆内格外显眼,引发参展群众纷纷拍照打卡。“这是W5000的首次线下亮相,展示机为1∶3缩比验证机并于去年10月完成首飞。”白鲸航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震东谈道。
“这台无人货运飞机为什么叫W5000,因为它最大载重是5吨,即5000公斤。”胡震东一语道出W5000的亮点所在。不只是载重量,在适应跑道长度方面也有其自身的优势,胡震东告诉记者,客户要求无人货运飞机要在通用机场起降,但通用机场的跑道一般是800米到1200米,很多货机在这么短的跑道上飞不起来,W5000恰好克服了这一点。在速度方面,W5000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526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也可达到2600公里。此外,W5000作为无人机,取消了氧气系统等8大系统,全机减重34%。
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专注于货运市场的无人机企业,W5000是其推出的首款产品。胡震东表示,W5000目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后期会逐步去量产,W5000的原型机也将在明年正式下线。同时,将通过此次展会了解客户新的需求,并通过与合作伙伴、供应商的交流,寻求新技术与新合作。
新品呈现
让无人机的“眼睛”看得更清楚
如果说无人机飞行需要视物,那么吊舱就相当于无人机的“眼睛”。在拓扑联创的展台前,180克小吊舱和4倍光学变焦全彩夜视吊舱(以下简称全彩夜视吊舱)两款新产品引人注目。
“现在我们展示的180克小吊舱,这个是可见光加热成像的,主要用作无人机的应急预案,例如交通、救灾等。它的优势不仅是体积轻巧,在可见光方面还支持9倍数字变焦,看得更清晰。”拓扑联创市场总监黄朋介绍道。为了拓宽夜间的应用场景,其最新研制的另一款新品全彩夜视吊舱也具备相当的优势,使得无人机在夜间飞行的时候,有“追赶”白天的效果。黄朋告诉记者,他们还推出了应急应用系统,与头盔、手表等设备协同使用。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黄朋表示,将在完善产品的基础上,倾向于整套的解决方案,与更多的无人机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客户需求个性化定制相应的解决方案,不但便于客户的使用,也能更好地为客户进行售后服务。
突破难题
全自主研发专用发动机
“这是一款可以完全折叠的直升机,能放到越野车里面,随用随取,主要用于救援等特殊领域。”坤宇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国强指着KYK60型无人直升机介绍道。
在其展位,KYK150型、KYK80型、KYK60型三款无人直升机由大到小地依次排开……三款无人直升机因体积、性能不同,用途也更具针对性。周国强告诉记者,三款无人机均采用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无人直升机专用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和重油发动机,尤其是重油发动机,突破了国外的“卡脖子”难题。
“这次参加展会比较震撼!国内无人机技术发展得非常快,我们也将借助这个契机,和更多的同行再上一个台阶。”周国强表示,未来将在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持续深入进行重油直升机的研究,二是突破5000米以上高海拔飞行,由于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低,空气密度也越低,飞机的升力会越小,功率会降低。目前,其针对高海拔飞行的研究,已经取得某些技术方面的成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