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一场行业顶级盛会一座产业新城的双向奔赴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经开区开幕,为期两天的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机构代表,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及国内外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参加。

  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是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框架下的专题论坛,也是北京首个专业化健康国际论坛,为什么会选择经开区?这样一个专业性的盛会将为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什么?

20230421_003_10964.jpg

  健康产业论坛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与经开区共同打造的国际论坛,为经开区成为世界级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搭台引凤。融媒体中心张磊/摄

  三大优势吸引盛会落地经开区

  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自“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将医药制造业、生物产业列为优势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

  作为一场专业的行业盛会,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为何选择在经开区举办?这座产业之城本身就是答案。

  近年来,北京明确提出要把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助推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经开区正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业界有期许,亦城有作为。

  产业基础厚——

  龙头企业顶尖人才汇聚

  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是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长期的培育与积累,经开区聚集了各类企业3500余家,其中包括拜耳、赛诺菲、GE、瓦里安、阿斯利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22家,居北京首位。初步形成规模集聚、体系健全的产业发展生态,产业规模占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比重连续多年超40%。

  近年来,经开区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聚效应的同时,持续支持创新成果转化,聚集了谢晓亮院士、鲁白教授、王印祥博士、谢良志博士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家、科学家团队在经开区创业发展,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陆续在北京经开区诞生。GE医疗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医疗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全球每3台CT设备就有2台产自北京经开区;瓦里安建设了全球唯一的智能直线加速器生产基地,率先建成启用全球创新中心,推动国内外创新技术落地转化;阿斯利康积极引入珐博进全球首创技术,共同推动罗沙司他药物在华全球首发,使中国患者第一次早于欧美发达国家受益于创新药;神州细胞重组凝血八因子蛋白药物和新冠病毒重组2价和4价疫苗、泰德利马前列素片、赛诺威盛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和华瑞博HURWA关节手术机器人等一批创新产品正在加速涌现……

  经开区有关负责人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经开区将有近百款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处于临床和报批上市阶段。

  创新环境佳——

  打造生命健康全周期服务

  龙头企业的汇聚和新技术新产品涌现并非偶然。为给企业提供研发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经开区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CTC国际医疗技术创新转化中心截至2022年9月,已帮助一线临床医生及海外创新项目获得专利授权47项,预计2023年将有3个产品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多个产品将同步申请欧洲CE认证及美国FDA认证;柏瑞安有源医疗器械打样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先后为华北区域数十家医疗器械企业提供过覆盖整个产品实现过程的全周期服务……经开区通过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服务链,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率先搭建起“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环节服务体系,解决企业发展各个环节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让企业无后顾之忧。

  “区内现拥有锋创科技、汇龙森等5家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ETOWNBIO、嘉捷众创等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纳米抗体和单抗药物CDMO、康龙化成制剂等9家生物医药领域中试基地;北京市透皮贴剂和凝胶贴膏剂药物等1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骨干企业构建了46个各类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研发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生态优——

  全方位营造惠企产业环境

  “作为一家成立于北京经开区的企业,我们致力于全球首创新药的研发。早些年,在科技创新局牵头组织下,加科思获得数百万元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让我们有了更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在攻克‘难成药’靶点过程中更有信心。”加科思行政总裁王晓洁说。除了搭建全周期的生命健康服务体系,经开区还通过不断优化金融与政策服务,积极推动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落地,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培育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打造企业发展的“加速场”,加科思的案例在经开区不是个例。

  “今年初我们刚刚研究发布了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的三年行动计划,并初步搭建‘1+N’的产业政策体系,充分考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共性及特性,采取普适性政策和专项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创新研发和产业化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力争到2025年,推动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

  主动引进来让亦庄机遇被看见

  “此次论坛的举办只是开始,我们将充分把握好这次机遇,争取与论坛组委会建立全周期合作关系,不仅体现在办会上,包括项目招引以及帮助区内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等,还将在更多方面强化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今年以来,我们还将有更多主题、更高规格的论坛在经开区举办,让外界看到并关注经开区,为区内企业提供丰富多彩的对外展示合作平台,扩大产业‘朋友圈’。”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为了加强产业体系整体谋划和统筹调度能力,经开区不仅探索设置产业专班,加强产业细分赛道专业化支持,还搭建“统筹抓总+专业执行+综合服务支撑+迎商中心”四位一体的大招商模式,吸引国际会议、赛事也是经开区延扩招商的方式之一。

  “只有认识、了解,才有可能投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专家顾问王宇表示,博鳌健康论坛作为一个技术性、专业性的平台,围绕全球健康优先议题,聚集国际公益组织、跨国企业、健康营养权威机构、高科技初创企业等,让大家一起沟通交流,甚至成为合作伙伴。

  依托论坛的全球影响力与覆盖面,吸引一大批国际顶尖的科研专家、世界卫生组织、500强知名药企等齐聚经开区,对于提升整个北京市以及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具帮助,刷新与重塑经开区作为北京市对外国际交往的窗口“名片”。此外,论坛在经开区举办,为区内企业体验并参与论坛提供便利与优势,从而为企业搭建起更大的国际展示与分享舞台以及合作对接渠道等,助推国际化发展进程。

  奔向更强的经开区,正迸发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今年,经开区将不断强化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的顶层设计,围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规模培育、空间规划、数字+医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六大中心落地以及创新生态营造等六方面持续发力,提升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与系统性,扩大前沿领域覆盖面,拓展集群规模,向着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目标不断迈进。

  融媒体中心许淑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