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曹卫东 三十余载匠心 为民族乐器造一方天地

  ■人物名片琵琶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

20230201_006_24075.jpg

  曹卫东

  历经三十余载,秉持在赓续中传承、在守正中创新的理念,琵琶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曹卫东创作出众多独具特色的专业琵琶(包括复制古乐器),不遗余力地推动传统民族乐器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多年来,曹卫东和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李光华、吴玉霞、杨靖、张强、兰维薇、陈音、方锦龙等诸多名家携手合作,在琵琶制作时对音色、音质及演奏手感均衡性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实践,得到了很多的支持与帮助,使其琵琶的制作工艺更加完美、精湛,琵琶的音质、音色也越发美妙动听、耐人寻味,从而形成了独有的曹氏制琴风格。

  制作一把精良的手工琵琶需要多久?会不会像酿造葡萄酒一样,越久越有味道?在小桥流水、稻田清香和工业风“厂房”的映衬下,跟随曹卫东的脚步走进北京市首家琵琶艺术馆,推开储料室的大门,扑面而来的先是一阵木香,随后便被室内存放的成百上千琵琶原料所震撼。曹师傅望着这些木料,借用古人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责任使然推动行业向前迈进

  1987年,曹卫东毕业于北京乐器制作学校,同年进入北京民族乐器厂,正式拜琵琶制作大师满瑞兴先生为师,潜心系统学习民族乐器制作。琵琶制作技艺已流传上千年,传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有记录的第一代制琴人马良正师傅,第二代制琴人傅立山师傅,第三代制琴人满瑞兴师傅,到曹师傅这里已经是第四代。每一代制琴人在不同时期均对乐器进行了革新,部分革新成果一直沿用至今。作为传承人的曹卫东在继承前辈优秀制琴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拓展,同时广纳人才、致力传承,培养了众多优秀制琴师。曹卫东希望,在他的推广和带动下,能够有更多人加入到琵琶制作行业中。

  多年前,曹卫东就曾为筹备琵琶艺术馆做准备,只不过当时环境等各方面还不成熟。2019年,借助亦庄新城台湖镇产业升级转型的东风,琵琶艺术馆“落地”台湖演艺车间。琵琶艺术馆集琵琶传统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展示、琵琶艺术展演、音乐培训以及乐器研发设计等于一体。这里不单能够看到琵琶制作的全过程,还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实践,感受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每一个慕名而来的制琴、爱琴之人,在参观时都会连连赞叹。

  脱胎换骨好琴诞生非一蹴而就

  在储料室里,木架上挂着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制琴原料,每张琴的原料都有特殊的数字编号,如同身份户籍一样,记录着开料初始的时间以及木材的产地。为了能制作出一张好琴,曹卫东往往会亲赴全国各处挑选上好的乐器木材,“乐器的选材是制作一张好琴的基础,而更关键的则取决于制琴师本身,制琴师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审美水平和丰富的制琴经验等是制作一张高水平乐器的重要因素。”望着眼前的木料,他眼中充满爱意,如同在注视着自己的孩子。

  从原木的锯切到整琴的完成,在此期间,乐器的用材要经历孤独而漫长的“蜕变”。正因为这样,才能让木材经历脱胎换骨,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器物。而又因为这些琴都是手工制作,重量、音质、音色、手感上都有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微变,正是这些微变,才给演奏家提供了更宽阔的选择空间。

  “制琴人孕生木头孩子,弹琴人调养木头孩子,制琴弹琴鱼水情缘,琴声之美功百各半”,这段话生动体现着制琴与弹琴之间的渊源。在曹师傅看来,一把好琴的流传是制作师、演奏家与收藏家的共同努力。在时间的长河中,琵琶的形制不断发生着变化,它们既是匠人高超制作技艺与非凡智慧的结晶,也彰显着制琴师独特的审美价值。

  留存古今为民族乐器造一方天地

  明式琵琶、龟兹琵琶、五弦琵琶、国礼琵琶……让来此参观的乐器爱好者感到不虚此行的,除了可以近距离了解琵琶的制作工艺,还能在展厅中参观失传多年的古式琵琶以及多种拨弦乐器。曹师傅在肩负着琵琶制作技艺传承的同时,也与有关专家积极合作,成功复制出了几款古代失传的琵琶,成功还原的莫高窟和云冈石窟中的乐器就悬挂在展厅,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展厅中还悬挂着他与数位名家共同研发设计的琵琶。“玉鸣东方”琵琶选自演奏家和制琴师二位名字中的“玉”和“东”字,琴音曼妙极具特色;“龙吟低音琵琶”是历经二十余载研制成功的第五代低音琵琶,填补了琵琶乐团中低声部的空白;“东方五弦”琵琶为盛唐遗音“五弦琵琶”的复原,在沿用唐代直项五弦琵琶外形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演奏家的需求……此外,在修复古乐器时,曹师傅不仅要研究乐器使用情况还要尊重历史,详细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他成功修复了数张古琵琶。展厅进门处的一张清中期的琵琶,是曹师傅精心修复后的成功作品。

  “乐器制作既是门传统手艺,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音乐无国界,乐器制作同样没有国界。”曹卫东说,接下来他会继续跟各位专家、相关研究机构进行深入合作,竭尽所能让乐器制作变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让琵琶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民族乐器的神奇魅力。

  融媒体中心史明阳文/摄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