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知识产权保护26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日前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26条,从法治建设、社会共治、协调衔接、涉外沟通、基础建设、组织实施7方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加完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作用得到显著发挥。
《方案》提出要加强法治建设,明确鲜明的知识产权严保护导向。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多渠道解决纠纷,完善证据规则,加强信用监管。要加强社会共治,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强仲裁、调解能力建设,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和行业自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发挥专业技术保障作用,提升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推动设立知识产权保险和维权互助基金。
《方案》提出要加强协调衔接,形成高效的知识产权快保护态势,加强跨区域协作,开展专项保护攻坚行动,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建设。《方案》提出要加强涉外沟通,营造公平的知识产权同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服务,强化进出口环节保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