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次全体会议
工委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次全体会议
经开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史明阳)11月29日下午,工委书记、工委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强主持召开北京经开区工委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2023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张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有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决策部署,突出平台建设、主体培育、人才引育和开放协同,构建联动高效的高精尖产业创新生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亦庄力量。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工委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孔磊等出席会议,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工作小组副组长刘侗,成员李立东、蔡磊列席会议。
会议对2023年经开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审议2024年工作重点。会议指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构建“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的首子,对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大担当更大力度,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贡献。要立足四区一阵地区域定位,深化“三城一区”联动,努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上开拓新格局、在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上实现新突破,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优势。要完善科技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工作机制,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在经开区体系化发展,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有效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谋划明年重点任务要有针对性、前瞻性,要以优质营商环境为重大任务、重点项目护航,推动经开区成为首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会议在研究审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行动方案》时强调,要围绕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世界一流龙头企业”的梯度培育模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深挖企业需求,主动研究、完善本领域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强化要素支撑,持续推动完善企业全周期支持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型孵化器”和“加速器”,做好服务精准投送。要建立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以科技领军企业为引领,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坚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高水平科技企业队伍,加速形成梯度发展格局。
会议研究审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时强调,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建立与三大科学城、高校科研院所的精准对接机制,促进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经开区聚集发展;要充分对接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主动将一批好项目、好成果在经开区落地转化;要用好三大科学城、国家实验室、在京科研院所等资源,建立常态化调度和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机制,做好科技成果全流程指导,强化统筹调度、任务分解、成果追踪,形成工作管理服务闭环。
会议围绕“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创新成果外溢,用好市级创新平台,做到资源互补,形成发展合力;要结合区内重点领域,围绕国家战略,抓好项目落地,以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项目为目标,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做好“服务管家”,讲好产业政策,让好项目愿意落、落得下。各部门要结合业务实际,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形成合力,确保“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任务顺利推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