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革 向新而行
年矢每催,新岁已至。值此2020年新年到来之际,向工作、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人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辞旧迎新,你总会感叹:时间太快。不必焦虑,“快”是一种“时代感”,因为在一个快速变革的年代,时间总会过得特别快。
在这飞速的光阴里,镌刻下的往往是令人惊叹的巨变和独一无二的回忆,一如经开区的2019年。
这一年,我们站在新起点,迎来了新机遇。市委作出调整和优化经开区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政府批复同意《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从高位谋划和推动经开区发展。我们获得更多改革自主权,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区域扩至225平方公里,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精尖产业注入了新动能、提供了新空间。
这一年,我们实现了新发展,增添了新活力。经济继续高歌猛进,89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领跑全市;高质量发展亮出好成绩,20个技术创新中心诞生114项新技术、115项新产品,亦庄“智”造亮出硬核杀手锏;外资加速入场,全球知名企业瓦里安、阿斯利康等在经开区设立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一批具有引领性、突破性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集中涌现,首个在中国获批的全球首创原研药上市,民营航天首次一箭双星入轨发射,“亦庄号外”远播海外。
这一年,我们取得了新进步,展现了新气象。成功举办首届“世界5G大会”,在国家级经开区中唯一入选全国“无废城市”试点,在全国率先创建工业绿建集中示范区,南海子公园二期、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二期和通明湖公园建成开园,经开区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网更快了。企业“一声哨响”,诉求直达工委管委会领导,37项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大厅“只跑一次就能办”,秒通关、日拿照,在经开区干事创业一切都是加速度。
这一年,我们获得了新荣耀,激发了新动力。我们有了自己的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芯创智公司吴汉明博士成为全国首批民企院士,“亦麒麟”名声大噪。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经开区首次承担国庆保障任务,“亦庄创造”不仅点亮了天安门广场的六块巨型显示屏,还首创可折叠光影屏助阵国庆庆典活动,为祖国生日留下最美时刻。
奋斗圆梦,奋斗者最美。经开区2019年优异的答卷,离不开每一位经开区人的努力拼搏和辛勤付出。相信,每一位经开区人都能在升级版经开区和亦庄新城建设中找到人生坐标,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进之帆,向2020年进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升级版经开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开局之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扛起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职责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0年,我们要深入推进产业建城。做强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关注5G、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立足区位优势,在京津冀更大范围内延伸和优化产业链,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0年,我们要深入推进科技强城。要大力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注重引入和培育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三城”协同联动,承接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优化营商环境,打响经开区“中国智造”品牌。
2020年,我们要深入推进服务立城。要深化政务改革,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与升级版经开区和亦庄新城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创建营商环境改革示范区。
2020年,我们要深入推进文化兴城。要积极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大力促进文化融合,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着力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选树创新创业等各方面“亦庄榜样”,让文化涵养科技、让文明新风温润文明新城。
岁月的奔流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满油、铆足劲、挂好挡,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充满希望的2020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