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亦庄实践
高质量发展的亦庄实践
北京经开区企业龙腾虎跃冲刺开门红
开栏语: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根本要求。2024年,北京亦庄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即日起,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推出“高质量发展的亦庄实践”系列报道,多维度展现这座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强劲势能。
订单旺,生产忙。春节的余味还未消散,北京经开区各企业车间内早早响起了机械轰鸣声。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一台台自动化设备火力全开、高速转动,一个个员工精神饱满各司其职,一道道质量检测忙而不乱,一件件产品入库井然有序……订单充足的北京亦庄企业,或选择春节不打烊,或鼓励员工提前返岗,或增资扩产,击响“奋进鼓”,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描绘如火如荼的奋进画卷。
海纳川北京分公司
15秒下线一个轮装总成
“为保障顺利复产,生产人员在大年初七就提前到岗调试设备,保证产线高效运转。大年初八,我们已经根据客户订单全面开工,确保高质量交付。”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川北京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巍说。作为一家为整车品牌客户提供汽车轮装总成、转向管柱等业务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海纳川北京分公司目前订单满满,正为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满弦奋战。
走进海纳川北京分公司的车轮自动装配线,上料、传感器预拧紧、预检测、传感器拧紧、照相识别、轮胎/轮毂润滑、匹配安装、爆充……19道工序有条不紊,在生产人员和自动化设备的配合下,15秒就能下线一个轮装总成。“自2014年在北京经开区建厂以来,我们不断进行产线数字化、自动化升级改造,如今我们这条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在国内外轮装行业中位居前列。”任巍说。产线自动化改造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让质量管控更加优化,如每一个车轮从最开始装配时便有唯一条码,便于进行全流程生产溯源。
“为进一步提升供应能力,我们将根据未来新产品的导入情况,持续考虑推进产线升级改造。”任巍指着轮装生产线上料区说道。为进一步夯实智能制造能力,海纳川北京分公司计划升级AGV小车(自动导航物料运输车)和全自动上线机器人,提升上料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纳川北京分公司还将最具核心竞争优势的底盘业务(刹车踏板、转向管柱)搬迁至北京经开区,推动形成产业一体化优势,进一步提升运营及客户响应效率。
海纳川北京分公司转型发展取得新成绩,得益于经开区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支持。任巍说:“今年年初,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若干措施》,其中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补助,将为公司在研发、数字化和信息化升级投入方面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与勃勃生机。”
“目前,我们的车轮装配产线每天单班实现满负荷生产状态,由于新增了车企订单,导入了新产品,我们计划开始实行双班生产,以快响应、严标准、高质量保障一季度‘开门红’。”任巍说。随着接下来新项目的导入,海纳川北京分公司2024年将迎来产值新增量,未来还将着力打造全自动化生产装配的“黑灯工厂”,为“亦庄智造”树立典型示范标杆。
百泰生物
营收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新春伊始,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泰生物”)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走进新建的抗体原液生产车间,全新的生产设备“整装待发”,技术人员正在对哺乳动物细胞全自动大规模连续灌流培养系统进行细致的技术测试。
“就在2月初,我们的尼妥珠单抗(泰欣生®)治疗头颈部肿瘤适应症成功获批上市,这是继鼻咽癌和胰腺癌适应症后,尼妥珠单抗获批的第三个适应症。”百泰生物董事长白先宏说道,2023年,百泰生物营收突破11亿元,随着新适应症获批上市、新生产车间将要投用,2024年企业营收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作为中国与古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合作项目,百泰生物依托良好的技术资源与区位优势,在2008年就完成了第一个国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抗的产业化。所谓人源化抗体,就是通过基因克隆及DNA重组技术,将鼠源单克隆抗体主要蛋白成分改造成与人体相似的成分,以降低副作用、提高对人体的疗效。白先宏介绍道:“抗体药物能针对特异性肿瘤抗原发生靶向反应,就像‘生物导弹’,精准狙杀肿瘤细胞。”
从2008年获批鼻咽癌适应症到2023年6月获批胰腺癌适应症,再到2024年2月获批头颈部肿瘤适应症,百泰生物一直在探索尼妥珠单抗在更多疾病领域的适用性,以惠及更多患者。据悉,尼妥珠单抗是一款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源化单抗,人源化程度达到了95%,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EGFR受体结合,抑制过度表达EGFR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此次新适应症获批,意味着尼妥珠单抗为头颈部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产品的适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白先宏表示。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北京经开区为我们提供着强大动力,为我们解决着各方面的‘后顾之忧’。在2023年,我们享受到了经开区的产值增长奖励、经济贡献奖励等政策支持,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白先宏表示,“目前,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宫颈癌、胃癌等适应症的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拓展产品管线,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多好药。”
三元食品
120余条产线正常运转
走进三元食品瀛海工业园,72℃杀菌工艺生产线等多条产线正全速运转,一批批生鲜乳原料在这里被加工成各类乳制品,通过冷链运输销往各大商超,走进千家万户。三元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月,我们已经完成了预期的产值目标,春节期间,工厂的120余条产线将继续正常运转,持续为市场供应优质乳品。”
走过70余载的发展道路,三元食品经历了从大蒸锅手工灌装到全自动化产线的技术迭代,也取得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杯工业化生产的酸奶、第一款早餐奶、首款低乳糖酸奶……2月1日,商务部等六部门正式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品牌认定名单,此次获认定的北京企业共有22家,三元食品正是其中一员。三元食品相关负责人坦言:“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产品创新。”作为全国知名乳品企业,三元食品积极做有温度的健康守护者,一直秉持着“质量立市,诚信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充分了解目标市场产品需求和喜好的基础上,不断开展包装创新和口味创新。如今,72℃鲜牛乳、益糖平酸奶、极致晚安奶等一系列贴合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产品不断擦亮着“三元”的品牌,安全、健康、高品质的乳制品正销往更广范围。
目前,三元食品瀛海工业园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集生产、研发、物流、检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生产产品类型覆盖鲜奶、酸奶、干酪等,年产能达28万吨,承担着北京市约80%的鲜奶生产供应工作,是服务华北市场的重要生产基地。三元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酸奶等乳制品的市场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常态化的产品供应,工厂的120多条产线将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运作,同时我们也将在动力保障、安全检查等多个关键环节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值守,并提前与物流仓储环节进行协调,及时安排物流运输计划及线路,使得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能买到新鲜且安全的产品。”
“自2021年入区后,我们感受到了经开区完善的政策支持与贴心的企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去年,我们就享受到了经开区对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奖励资金,在经开区为企业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下,我们在2023年的营收实现稳中有增。”三元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经开区出台《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若干措施》,提出四方面10条具体措施,大力推动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全年经济稳中快进。其中,在全力推动工业稳增长方面,鼓励工业企业2024年第一季度产值实现增长,对第一季度和全年产值增量部分给予一定支持。该负责人说道:“新出台的政策让我们觉得发展信心更足,2024年,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坚持以品质为本,深耕产品创新,把握新一轮的市场机遇,打造新时代民族品牌,为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融媒体中心 孙艳平 李啸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