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图片

开发区志愿行动让学雷锋常态化

微信图片_20190313140723-2.jpg

  从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青工,到长期对需要帮助的患儿提供帮助的爱心志愿团队,从热心散发余热照亮他人生活的退休老人,到用双手和智慧向偏远山区儿童献出爱心的学校师生……在前几天刚刚结束的开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区内涌现出多个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组织、项目,温暖了这个乍暖还寒的初春。

  学习雷锋精神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近年来,开发区志愿服务向制度化发展,项目化运作,通过建立和规范志愿服务队,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的引导,从而推动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制化、常态化发展。从3月5日到365日,从一天到每一天,如今,雷锋精神已经融入到人们每天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人人争做志愿者,个个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散落在区内的每个角落,成为推动辖区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赛升药业 四年乐捐用爱托起希望

  在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办公室的一个空闲工位上,放着一个红色的小箱子,虽然个头不大却颇受员工们的喜爱,平日里大家总喜欢用手里的零钱去“喂”它。这是公司工程设备部部长刘军设立的一个乐捐箱。

  这个乐捐箱的由来还要从几年前说起。在一次参加党团会的活动上,刘军偶尔得知位于大兴区青云店镇的希望之家。这个民间的社会公益组织是通过自筹资金救助国内福利院依法养育的孤残弃婴,这些孩子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单位,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或残障,多为唇腭裂、足内翻、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脊柱裂等先天性疾病。希望之家的故事让刘军内心很受感动,他决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于是,他在自己所在部门发起了乐捐,“用爱托起希望”志愿服务项目也随之诞生。

  自那以后,希望之家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便成为了刘军和部门同事们内心的牵挂。大家不仅结合公司制药的便利性,助养、陪伴孤残弃婴,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还先后通过希望之家“乘风逐梦”活动、部门内组织的“爱心乐捐慰问行动”等为患病孤儿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助养患病孤儿。

  除了物资和钱款上的资助,志愿者还十分注重对孩子们的陪伴。刘军告诉记者,每年,同事们还经常到希望之家去看望孩子们,为他们带去需要的物资和小礼物,一起参加孤儿院组织的趣味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关爱,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而这样的志愿服务一坚持就是四年多,这支志愿服务队的人数也壮大到30多人。截至目前,“用爱托起希望”志愿服务项目已累计助养6名患病孤儿,帮助他们治疗疾病,其中5位儿童均被收养,拥有了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该志愿项目不仅为希望之家的患病孤儿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还为部门同事的子女们带去了关怀。“捐款所剩的一些结余,我们会给部门同事家里刚上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子女送上书包、文具等小礼物,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刘军补充说。

  “风润中华”项目惠及2.1万余名学生

  一个个崭新的书包和篮球,是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一张张干净的课桌,成为孩子们积累知识的沃土;一节节生动的支教课,搭建起孩子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截至2018年底,金风科技打造的“风润中华”系列公益项目惠及240名乡村教师、近100所学校、2.1万余名乡村学生,造福十余万农牧民。该项目关注产业扶贫、教育扶助、社区发展等公益领域,旗下现已形成“乡村教师公益行”、“风电夏令营”等明星项目。

  据了解,仅2018年,金风科技开展的“以物传情,筑爱南疆”物资捐赠活动就吸引近6000人参与,最终共募集物资2.8万件,约8吨重。这些物资被先后发往和田地区于田、墨玉、皮山和喀什地区麦盖提、莎车等县,涉及近20所中小学、超过2万名学生直接获益。

  金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说:“期待未来金风科技有80%的员工都有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经历。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帮助别人,更能使得自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收获成长,让志愿服务走进生活也将是金风人积极倡导并付诸实施的行动。”

  3月5日,金风科技还成立了志愿服务爱心社,爱心社是金风科技志愿者服务社区、回馈社区的载体,承载着全体金风人与社会共繁荣、共发展的使命。在成立仪式上,金风科技和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联合推出“分享即节约”公益项目——“爱心置换柜”,通过物品互换的模式,实现“互帮互助、节约资源、关爱他人、收获喜悦”的公益价值。

  据了解,“爱心置换柜”1.0版将在金风科技和人大附中开发区学校各设置一部,经志愿者定期整理、收集,与相关基金会合作进行消毒、除尘,金风科技志愿者将与该校师生一道将爱心物资统一发往新疆南疆地区的中小学,为南疆地区的小朋友们送去来自北京的祝福。金风科技董事长助理兼集团市场总监侯玉菡说,“我们希望通过企业的努力,让广大员工能够把他们的爱心凝聚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样也希望通过企业的努力来团结同行业的企业,用更好的力量去服务于可再生能源行业”。

  北汽雷锋车队  免费摆渡为居民送温暖

  不知道您有没有遇到过有急事出门,却怎么也打不到车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心急如焚,而北汽新能源爱心车队,就为这些着急的人提供服务。3月5日,第二届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雷锋车队“送”温暖活动走进开发区的街头巷尾,为开发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摆渡车服务。

  “雷锋精神不止在于纪念,而是更好地传承下去,更好地深入人心,所以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向广大市民去传递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雷锋精神,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将企业的文化宣传出去,让大家知道我们北汽新能源是一个有爱心有温度的企业。” 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团委书记焦岩说。据介绍,北汽新能源爱心车队共有10辆车,成员10人,他们的重点服务对象就是早高峰出行的上班族和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和带孩子的乘客。

  早上7点,10辆EU260组成的雷锋车队整装出发,在荣京东街地铁站附近,志愿者于春广遇到了一位高龄的华发老人。了解到老人急于出行,于春广二话不说就邀请老人上车。到达目的地后,还不忘叮嘱老人注意安全,这一举动让老人感动不已。“雷锋车队”的爱心服务也获得了荣华街道天华园三里社区老人们的频频点赞。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春艳说,现在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居多,虽说平时就是去附近的菜场和超市活动,但有些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志愿者们又是帮老人拎包又是搀扶老人上下车,还能陪老人们唠唠嗑解闷,给这些老人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税务蓝”志愿服务带来新风尚

  发挥办税服务厅阵地优势,通过本职岗位开展学雷锋活动。连日来,开发区税务局税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系列活动掀起“岗位学雷锋、人人献爱心”活动热潮,105名志愿者通过开展常态化、团队化的学雷锋活动,积极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在本职岗位上更加深入地践行雷锋精神。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开发区税务局以团支部为依托,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改革中的优势力量,围绕税务青年特点,明确“推进专业化税收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工作思路,引导大家积极投身到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以专业化服务投身改革、服务纳税人,不断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目前在册志愿者105名,队伍管理和服务机制不断完善。

  手把手真情服务纳税人,心连心切实解决各难题。开发区税务局志愿者深入基层,走到纳税人身边,“一对一”上门服务,倾听需求,解决难题,扩大与延伸了税收服务的“半径”。开发区税务局还把雷锋精神融入税收工作,截至2019年2月,开发区税务局网厅业务推广率在全市持续名列前茅;全力推进北京市政府推出的“9+N”项优化措施之“一日领票”;快速落实北京市税务局五大类119项“最多跑一次”办税清单,单笔业务往返次数平均减少两次以上;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助推减税降费落到实处,纳税人充分享受改革大礼包。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善待他人,体验幸福。”开发区税务局志愿者们常常这样说,在细节中融入真情,在真情中优化服务,开发区税务局通过常态化、团队化的学雷锋活动,更加深入地践行雷锋精神,力争打造有税务特点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在“放管服”改革的浪潮中,持续巩固和深化纳税服务成果。

  “要做税收政策的宣传者、税收文化的传播者。”开发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还将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创新服务方式,频推便民之举、广施惠民之策,切实增强纳税人的获得感,立足“三城一区”定位,主动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个性化涉税咨询,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以“多维宣传+三维辅导”打造开发区“互联网+纳税服务”特色品牌,引导大家牢固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

  天华园一里  志愿身影遍布社区

  看看楼道里有没有乱堆杂物、存在安全隐患的,帮出远门的邻居浇浇花、拾掇拾掇花草……作为天华园一里社区楼门长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蔡树文每天出门都会留心观察自己所在楼门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第一时间通知居委会。要是谁家需要帮忙了,她就主动上前搭把手。看到楼里添了新邻居,她就会化身居委会的宣传“小喇叭”,告诉邻居尽快到居委会登记信息,方便及时获取社区的各种活动信息和动态。正是这份热衷志愿服务的心,让她成为街坊邻里生活上的好帮手。就在前天,她因为及时发现邻居家跑水,联系物业通知邻居,从而帮其避免了更大损失。

  同社区的朱秀兰也是个热心肠,几年前,她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家保员”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她开始与社区里高龄、孤寡老人结对子,对其进行一对一的照顾、帮扶。三年前,社区里一位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成为她关注的对象,她主动找到居委会与这位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开始了对老人几年如一日的细心帮扶。出门买菜她会惦记着问问老人需不需要捎带回什么东西,一有时间她就会给老人打个电话询问身体情况,每过一段时间她还会到老人家里陪老人说说话,给老人送些新鲜玩意。

  像蔡树文和朱秀兰这样的志愿者,在天华园一里社区比比皆是。除了楼门长志愿服务队、家保员志愿服务队,一里社区还有安保巡逻志愿队、雏鹰小分队等多个志愿服务组织,覆盖了社区的男女老少,同时,社区还打造了邻里守望等多个品牌志愿服务,使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此外,一里社区的志愿服务还不只局限在社区内,社区居委会还不定期组织社区的文体团队志愿者,联合共建单位、学校学生,将演出、理发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送到社区外的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让志愿风气散落到更多角落。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