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图片

创业 全流程服务孵金蛋

微信图片_20190306140416-2.jpg

  “没想到会这么快,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去年12月17日,对于赛诺威盛CEO付诗农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他顺利拿到了开发区科技基金,为公司研发的全新一代产品的量产注入了关键资金。

  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得到开发区的帮助了。时光回溯到六年前,创业之初的艰辛,付诗农至今仍记忆犹新,他坦言,没人、没钱、没场地的现实让他倍感受挫。直到拿着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找到了开发区管委会,他心里才有了底,“是管委会领导的那句‘放心,我们帮你’让我看到了希望”。

  他至今仍记得,为帮助初创时期赛诺威盛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亦庄担保出面为企业向银行担保了350万元低息贷款。人劳局则主动上门和企业沟通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专门为赛诺威盛举办了招聘会,提供了一对一的服务。投促局工作人员还带领付诗农走遍了整个开发区,最终为企业找到了适合企业生产的康盛工业园。

  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帮助下,这家民营企业一路乘风破浪,坚持自主研发,不仅实现了业界首款精广角大孔径CT产品的研发,还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适用性广泛等产品特点和良好的客户口碑迅速抢占市场、突破百台销量,且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装机。

  赛诺威盛并不是个例,相似的案例在开发区比比皆是。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为帮助区内企业发展壮大,开发区一直以来都在企业服务上下功夫,致力于为其提供从政策咨询、财政帮扶、人才支持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保姆式”服务,助推民企高质量发展。

  对此,悦康药业副总经理何铖深有感触,回望创业之初,从2001年10月进驻开发区,到2002年的一期厂房建成,效率之高让他感叹“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感慨说,这当然是和开发区管委会的精准服务分不开,而能在开发区拥有自己的事业让他感到十分幸运和幸福。

  与此同时,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拿到一块地到开工建设以前要花近一年时间,现在总共只需3个月。亲历这一过程的阿尔特二期项目负责人刘晓霞到现在都在感慨“开发区效率”。这得益于开发区建设局成立专班负责重大项目调度,对全区产业项目建立工程项目建设调度机制。通过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优势,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促进政府工作效率提升,从而让施工方尽早取得了施工许可。“政府的给力为我们腾出了更多时间,从而减轻了我们赶工期的压力。”

  而这只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从海关报关“秒通关”、纳税网上办,到工商48小时“闪电”拿照在区内落户,再从工程许可证审批时间由20天缩至7天,一个调度让19个项目三天拿到施工许可,到营业执照办理只需跑一趟……在开发区,企业办事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便捷。

  在为区内已有企业发展铺路的同时,令人惊艳的“开发区效率”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数据显示,今年1月,开发区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4.3%,科技类企业同比增长21.51%,市场主体量质双双增长。

  全流程优质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换来了累累硕果。数据显示,2018年,开发区经济发展全市领先,地区生产总值GDP 1509.5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完成960.3亿元,同比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841.2亿元,同比增长1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对北京市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0.8%;税收收入完成595.5亿元,同比增长17.2%,频频捷报为辖区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当前,站在《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的新机遇、新起点上,面对“四区一阵地”的新的功能定位和规划面积扩展至225平方公里的新形势,开发区将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升属地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撑作用;推动部分市级审批权下放,不断优化审批工作流程,拓展市政府对开发区的“赋权”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建设升级版开发区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