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温度”增加幸福“厚度” 无处不在的志愿服务擦亮亦城幸福底色
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北京经开区在荣华天地剧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志愿服务嘉年华暨优秀志愿项目及志愿者表彰会,对近期获得市区两级各项荣誉的志愿者及志愿项目进行表彰。
“志愿服务是亦庄新城发展建设事业中一抹浓重的色彩,过去一年来,北京经开区志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表彰会上,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致辞中对区域志愿活动表示肯定。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组织单位,北京经开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以下简称“经开区志联”)充分发挥组织与桥梁作用,广泛招募志愿者,保障区内重大活动;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擦亮城市志愿服务“金名片”;提升志愿保障水平,培育专业化志愿团队……无处不在的志愿服务团队让爱心与责任温暖亦城,将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不断擦亮。
志愿服务遍地生花
爱心与责任提升城市温度
身穿蓝马甲,手拿小红旗,每当经开区开展大型活动时,亦城志愿者的身影总会出现在场地周围。暖风四月,春日盛开的泡桐花下,志愿者面带微笑为来往的市民指明路线;夏日炎炎,科技感十足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场馆前,志愿者为观众送上清凉的解暑物资;秋色宜人,他们背上行囊,远赴国家会议中心保障一场国际盛会;冬风正劲,他们早起晚归,为一名名跑者送上真挚祝福与温馨守护。
他们之中,有工人、快递小哥、教师、医护人员也有在校学生,不同的是年龄与身份,相同的是一颗助力城市变得更加美好的心。“很高兴能参加这次马拉松的志愿活动,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把今天的志愿服务做好!”在不久前落幕的2024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中,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朱彦臣承担着赛程5km处补给服务,他与千余名志愿者共同护航赛事的顺利进行。
除为大型活动提供基础保障外,经开区志联还在“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相关节点,广泛动员志愿者开展医疗义诊、扶老助残、环境保护、信息咨询、政策法规宣传、便民利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我们已开展了大型活动志愿服务18场,参与志愿者达2万余人次。”经开区志联有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经开区志联还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推出“鹿冰冰”“鹿暖暖”无人志愿服务车,打造“科技+”志愿服务模式,与传统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互补,切实为社会、为他人办好事、办实事,扩大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打造特色品牌
擦亮亦城志愿服务“金名片”
一套画笔、一册漫画书、一个积木玩具……“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经开区的患病孩子们获得了一份节日礼物,这些礼物来自“志愿亦城·青爱童行”特别捐赠活动。
除“青爱童行”志愿服务外,经开区志联连续三年持续开展“‘亦善亦美,爱满亦城’学雷锋月”系列活动,文明交通值守、垃圾分类、“青爱童行”“暖心伴考”“爱心捡跑”等志愿服务活动,将爱心与温暖送到亦城居民身边,也进一步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同时,经开区志联还以小微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志愿服务品牌创建等为抓手,不断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孵化,通过区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遴选精品志愿服务项目,以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三级联动的扶持模式,共培育出“风·尚花园”志愿服务项目、彩丝带“心连心”探访慰问志愿服务项目等100余个区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培训指导、项目咨询和项目资助等方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制度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其中,1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北京市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等奖项,擦亮了区域志愿服务的“金名片”。
开好队伍建设“壮骨方”
探索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方式
“希望你们能利用此次培训机会,牢牢把握志愿服务的正确方向,总结反思过往工作实践,认真谋划未来的工作方向……”在11月28日至30日开展的全区骨干志愿者培训班上,经开区志联有关负责人提出了这样的期待。
50名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和相关机构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拓宽视野、碰撞思想,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共同探索建立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开展培训仅是加强志愿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志愿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方式之一。经开区志联还通过制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愿团体管理办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等,规范经开区志愿团体设置、品牌形象、激励机制,形成紧密配合的联动统筹机制,将全区志愿服务工作整体部署、逐一落实。同时,经开区志联依托全域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合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工作,形成区-街道(园区、楼宇)-社区(企业)三级孵化体系,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
经开区志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志联将持续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组织领导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培育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和志愿服务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助力经开区各项事业发展,为幸福亦城建设贡献“志愿力量”。 融媒体中心 黄巧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