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街镇动态

街道多方联动共促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博兴街道始终坚持“社区主导、物业主责、居民主体、法治保障”原则,运用“撤桶并站、桶边指导、定时投放”等方法,逐步在辖区形成居民自觉自愿落实源头分类的风气。截至目前,博兴街道已有12个小区荣获“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称号。

  分类理念入人心

  全域居民齐参与

  “我每天都会将垃圾分类好扔进相应的垃圾桶内。”亦城景园社区居民蒋女士感慨,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眼看着从桶前值守、盯桶、护桶,到现在的看不见桶,伴随着“桶”的变化,社区里的卫生环境越来越好。

  亦城景园社区是博兴街道率先完成撤桶并站,实现居民自觉自愿源头分类,达到居民参与率和分类正确率等十二个100%的社区。

  走进亦城景园社区,单元楼一层墙壁上的长方形垃圾分类红黑榜公示栏格外醒目。“榜单照片是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在日常工作中抓拍到的,旨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鼓励广大居民进一步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养成源头正确分类好习惯。”亦城景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雪介绍,目前,亦城景园“垃圾分类不落地”党建品牌已逐渐形成,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已先后迎接其他镇街、社区等单位的近百次参观学习。

  目前,博兴街道已有多个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同时,借助各式主题活动,辖区全年龄段居民垃圾分类热情也被充分激发。

  多样活动促分类

  社区倡导绿色新风尚

  在博客雅苑社区开展的以“护苗”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我先行”环保创意绘画活动中,50余名青少年通过抢答、辩论等形式,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绘画环节,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描绘出一幅幅自己心中的环保图画。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和绿色低碳生活的意识,今年以来,博兴街道指导各社区开展一系列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活动,培养全年龄段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截至目前,各社区相继开展57场主题宣传活动,共吸引2500余人次居民参与,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下足力气统筹

  街道奏响宣传垃圾分类“知晓曲”

  街道层面在创新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今年以来,博兴街道组建了由2名社区工作人员和1名物业工作人员构成的“垃圾分类工作基层赋能讲师团”。讲师们利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来指导其他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同时,以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博兴街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工作,最终以北京市海报张贴检查率100%和北京市检查值守率100%的好成绩,获得了表扬。

  不仅如此,鼓励社区利用微信群推送宣传177条、悬挂硬质横幅17条、各小区宣传栏显著位置张贴500余张海报,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1149次,成为分类知识随时学、随处见的有效方法。

  此外,博兴街道深入社区调研,根据每个小区的特点,在采取成片推进的办法下,制定了垃圾分类“一区一策”精准方案,并建立由街道领导、社区干部、物业经理、垃圾分类指导员参加的“垃圾分类工作群”,多级联动,提高创建工作效率。

  自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博兴街道通过广泛宣传、深入教育、完善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辖区内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数量不断增多,是博兴街道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果的直接证明。据悉,目前赢海庄园、汀塘家园小区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也已通过区级验收。

  博兴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还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逐步推进“示范类”和“达标类”小区创建工作。吹响“监督哨”,搭好“连心桥”,联合各社区,通过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共建文明绿色家园。

  融媒体中心 刘娜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