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废弃”活动点燃 亦城小记者航天梦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史明阳)“这些孩子们展示的火箭模型竟然是用纸箱和矿泉水瓶做的,既有趣又环保!”近日,北京经开区博大公园内的一场创意火箭卫星模型展示得到游客赞赏。本次实践属于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组织开展的“亦城零废弃”系列主题志愿活动之一,以“变废为宝,逐梦苍穹”为主题,带领十余名亦城小记者志愿服务队成员学习环保知识、了解航天成就、制作火箭卫星,进一步树立小记者们对亦庄新城绿色宜居的生态文明意识,激发“亦庄火箭傲苍穹,五星红旗展长空”的民族自豪感。
“不久前,经开区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实现了国内首次液体发动机空中二次点火,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活动邀请到环保及航天领域的讲解老师们,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为亦城小记者们讲解垃圾分类、垃圾污染危害、可回收垃圾的利用价值等环保知识,科普了经开区航天成就、火箭卫星相关知识。随后,大家还向来往的市民游客发放了“亦城零废弃”宣传手册,进一步促进“零废弃”理念深入人心。
为了制作兼具设计感和创意范的火箭模型,亦城小记者们提前准备了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大量可回收垃圾。制作发动机舱和推进器等组成部分、在火箭上写下“中国航天”……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孩子们借助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制作出心目中完美的航天火箭。在作品展示与分享环节,各小组纷纷分享设计理念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每个火箭的背后,都有着许多科技工作者和专家们为航天发展奋斗的故事。作为一名青少年,不仅要有自己的小梦想,还要融入祖国的大梦想,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奋斗!”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六年级(3)班董千郡说。
沉浸式体验“无废生活”,描绘低碳新蓝图。工委宣传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亦城小记者的力量,持续发动居民将环保再生理念实践于日常生活中,从“零”出发,探索更多有效途径,为生活减负,为自然降碳,共同为打造绿美亦庄贡献力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