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街镇动态

“新时尚”变“好习惯”从源头促减量 北京经开区垃圾分类“分”出居民幸福感

20231229_004_70227.jpg

  “参与可回收物上门回收以来,其他垃圾从每天1.2-2.3千克,直接减少到现在的两天0.9千克。”在“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走进经开区荣华街道”活动现场,居民于阿姨分享了自己家庭的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心得。

  今年年初,“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关键小事’,紧抓‘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习惯养成’三个关键,持续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自主投放准确率,推动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写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的拟办实事清单。2023年底,相关的实事内容已见成效,北京经开区多措并举从源头上促进垃圾减量,以精准入户、宣传引导、桶前值守等重点工作为抓手,逐步形成居民自觉自愿落实源头分类的“新风尚”。

  据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坚持打好生活垃圾分类持久战和整体战,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这件“关键小事”,北京经开区从区级层面加强统筹,组织印发《经开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督促各成员单位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做好宣传指导、桶站值守、入户宣传、示范引领等工作,努力推动居民习惯养成。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主题活动、依托“大屏小屏、户外宣传栏”打造流动宣传风景线、成立街道“垃圾分类赋能讲师团”……北京经开区聚焦宣传引导,加强队伍赋能,全年累计组织开展70余场宣传培训等活动,让垃圾分类理念入户、入耳、入眼、入心。

  在宣传引导方面,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通过督促、指导各社区、各物业公司利用微信群推送宣传信息、悬挂硬质横幅、各小区宣传栏显著位置张贴海报、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信息、发放宣传折页、张贴《致居民的一封信》等方式,引导居民妥善处理生活垃圾,让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萦绕在居民身边,确保分类知识随时学、随处见,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同时,我们积极利用区内8K超高清户外大屏,动员园区、企业、商超、学校等近400个社会单位充分利用显示屏、楼宇电视,播放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有关负责人说道。

  队伍赋能方面,全年共组织开展近60场相关活动,包括协调会、培训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在街道成立了“垃圾分类赋能讲师团”,巩固提升辖区垃圾分类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持续激发“身边人讲身边事”“同行带动同行”的效能。“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能用更专业的知识‘武装’自己,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作贡献,是件很有意义和成就感的事情。”金地格林小镇社区的古稀志愿者白瑞芬说道。

  宣传紧锣密鼓开展的同时,实实在在的行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方面,“五有四好”创建工作如火如荼。2023年,北京经开区分4批次完成了31个示范类、1个达标类小区的创建工作,实现示范、达标类小区全覆盖。荣华街道工作人员户李达、中芯花园社区社工李杰获评2023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通过示范创建、榜样引领,加强社区、物业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能力,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工作跑出“加速度”。无论是探索可回收物“一袋式”上门回收、全品类应收尽收的便民服务模式,还是开展21天习惯养成活动、打造环保传播官,北京经开区在居住小区建立可回收物品回收站、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的同时,通过创新打造的多个示范项目提升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

  “小区的人居环境卫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实施垃圾分类后,更加干净的环境,更加清新的空气,都在提升我们的居住幸福感。”北京经开壹中心小区的业主王先生每每看到小区现在垃圾分类的显著成效,脸上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指导街道社区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共建文明绿色美好家园。融媒体中心 李浩宇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