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儿,找小董!
“刘叔,您反映的情况我了解了,我们社区这边会尽快帮忙协调解决。”“袁阿姨,我跟您加个微信,平常有什么事情随时找我。”……
这个经常穿梭在居民家中,帮社区老人答疑解惑的小伙儿是赢海庄园社区居委会、服务站社工董思念。成为社工的6年多里,他始终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居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成为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24小时在线的“手机控”
“小董,我最近都没出过门,健康宝却弹窗了,你帮我看看怎么回事。”董思念从早上六七点睁眼打开手机,就开始处理未回复的消息。得知居民在区域核酸筛查时漏掉了一次检测,董思念耐心地解释,只要再做一次核酸,系统识别到最新阴性核酸结果就会自动解除弹窗。
“朋友说我是‘手机控’,每天24小时找我都会在线,其实我最怕漏掉的是疫情防控的工作通知和居民的求助信息。”董思念基本上是全天24小时待命,关注跟踪最新疫情动态,及时传达给社区居民,方便及时落实防控措施。
一天夜里12点多,一名在外出差的居民发消息询问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董思念看到消息后及时为其解答,对方感动地说:“小董,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你发的消息,没想到你那么快就回复我了,真的是谢谢你。”
董思念感动着居民,居民们也同样感动着董思念。看到解决了弹窗的那位居民在居民群里热心帮着其他居民答疑解惑,董思念说:“看着居民都那么热心,一切辛苦都值得。”
“拉家常”解决居民烦心事
“小董,我车位边上不知是谁家的建筑垃圾,好几天了还没有清理走,社区能不能想想办法?”收到居民反映的问题,董思念第一时间跑到现场查看,并联系物业了解情况。经过协商沟通,业主和装修公司承诺第二天就会清理建筑垃圾,董思念赶紧把消息告诉居民。
据了解,赢海庄园社区居住的老人较多,董思念和同事会定期去居民家里“拉家常”,关心老人身体情况,详细询问生活需求。在和居民聊天中得知,有老人每天投放垃圾走得较远,董思念及时把这个问题反映给社区,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垃圾投放点位,调整了垃圾回收时间,最大限度便于民。
“居民的‘小事’就是我们社区工作的‘大事’,也是想通过近距离倾听群众心声,获得大家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董思念说。
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谁家有困难,只要群里呼唤我一声,我都能尽量帮着解决。”“有困难,找小董”已经成为居民们的“顺口溜”,作为一名90后预备党员,董思念也成为楼道里人人称赞的帅小伙。
有居民收到不明快递,也要及时给董思念报备一下:“小董,你叔叔今天收了一箱面包,不知道是谁寄来的,我们担心是诈骗报警了。”“阿姨,如果有陌生电话和您要钱,您千万不要信,面包也别吃,问问家人最近购物有没有送赠品……”董思念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紧张情绪,一边向老人科普防诈骗知识,好在最后虚惊一场,经过警方调查,面包是女儿经常购物的商家寄过来的试吃新品。事后,想到董思念忙前忙后帮忙解决问题,老人专门致电感谢社区:“小董这孩子真不错,对我们老年人有耐心,经常陪着我们。”
“有困难,找小董。”在经开区各个社区,正是有无数“小董”这样的社工、青年党员,把居民的民生“小事”放心上,当好群众贴心人,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