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要人手吗?算我一个!”社区核酸检测点的最美志愿蓝
我先来,早上7点到9点半,我可以。
9点半到中午的时间,我去。
近日,在一个名为“香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群里,只要次日社区的核酸检测安排出炉,不管多晚,一场自发的接龙就会热闹有序地开始。
第二天一早,不到7点,第一波志愿者准时出现在大雄郁金香舍小区北门外的小广场上,忙碌的上午随即开始。参与核酸检测的居民陆续到来、排成长龙。“您好,请出示健康宝绿码。”位于队首位置的志愿者严格核查每一个人的健康码,确保绿码无异常才让进行下一步的信息登记。“大家注意保持两米距离,不要聚集,这里是进出通道,请预留出来。”队伍中间的志愿者一遍遍地引导居民有序排队。“队尾在这里,大家从这里开始排队。您是需要上网课的学生吗?可以走这边的绿色通道,优先检测。”队尾的志愿者也一刻没有休息,及时引导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和需要上网课的学生在绿色通道进行检测。
“其实我们这个队伍‘五一’后才建起来,算是临时、火速集结。”大雄郁金香舍小区业委会副主任么亚谦是志愿者之一,也是这支队伍的发起人之一。据他介绍,志愿服务从4月底就开始了,只是一开始是一些自发的行为,“就是来做核酸的时候看到社区的人忙不过来了,有的居民就会自觉地上去搭把手,帮着维持秩序或者搬运物资。”但随着北京经开区核酸检测工作的持续开展,么亚谦和业委会委员陈小康商量后决定,不如把愿意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临时的志愿者服务队,更好地帮助社区完成检测工作。
考虑到防疫工作的风险性,社区居委会“按住”了也想来参与的中老年和学生志愿者,把重担交付给了社区的青年力量。在社区党委的领导和组织下,很快,25名青年志愿者在微信群内汇合,他们普遍都是80后,有的是在小区住了十几年的老业主,有的是刚刚搬来两年的新居民,有在职党员,也有普通居民,大家只有一个相同的想法:“关键时刻,要为自己的家园出一份力。”
但青年人群也意味着以上班族为主,工作日往往需要到岗上班,那么他们就把自己的周末都奉献出来。
像是么亚谦在刚刚结束的周末就连续参与了两天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而一些暂时居家办公的志愿者只要完成当日工作,就会到现场帮忙。陈小康本职工作是一名书法老师,受疫情影响暂停线下培训后,在居家办公的日子里,她除了陪伴孩子就是扑到社区防疫一线。从5月13日至16日,她更是连续4天都在核酸检测现场。“小康跟着我们连续干了好几天,明显也累得快体力不支了,尤其是最近天热,在户外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还要不停地说话和走动。”大雄郁金香舍社区党委书记李蘅心疼地说。
但在陈小康的心里,一天下来发疼的脚底和干哑的嗓子让她累并快乐着。因为她是打心眼里热爱这个美好的社区,十年前还没有社区微信群的时候,她就自己先建了一个业主群,群名叫做“香邻一家亲”,希望营造和睦友爱、互帮互助的邻里氛围。如今,她在这个新成立的青年志愿者微信群里也看到了大家的共识。每次核酸检测任务一来,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地报名。有时候陈小康和李蘅会在群里讨论第二天各个通道志愿者点位的安排,“哪儿有需要我就去哪儿”是志愿者们最常说的话。
据了解,这支队伍目前还在不断壮大当中。当核酸检测的居民们看到了自己的邻居穿上了蓝马甲忙前忙后的身影,也不禁会问:“还需要人手吗?算我一个!”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