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街镇动态

亦城暖心事 不急,陪你慢慢走在透析路上

3afa89b1-b8c6-4b33-b97e-e4f61d0cba4e.jpg

  社区工作人员王立杰陪伴王先生(左)去医院透析治疗。天华园二里社区/供图

  战疫有速度,防疫有温度。北京经开区荣华街道天华园二里社区在开展常态化防疫工作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为居家医学观察的居民带去了暖心的关怀和贴心的服务。

  暖心陪伴居民透析治疗

  “您好,居家的这段期间,我必须要做两次透析治疗,怎么办?”

  38岁的王先生独自住在天华园二里社区,因为身体原因,他需要定期往返京冀两地就医。上个月初,根据当时北京防疫政策,作为返京人员的王先生接到了社区居家医学观察的通知。王先生的病情需要每周进行三次透析治疗,如果不按时透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观察期正赶上其中两次。

  “您别急,我这就帮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王立杰了解到王先生一般都是在家附近的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做透析治疗,便通过街道和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工作组,与该医院的透析科取得了联系。

  “经过沟通,医院很快就帮我们开通了就医通道,在医院下班后先清场消毒,然后由我陪同王先生到医院治疗。一般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如果外出就医,需要通过救护车闭环转运。但因王先生家到医院只有几百米,而且他本身的风险程度也很低,医院就建议我们步行前往,只要做好防护就好了。”王立杰说。

  于是,需要透析的日子,王立杰会在下午5点前准时到王先生家门口等候,然后陪他走向医院。因为身体的原因,王先生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缓慢,原本5分钟的路程也被拉长至近30分钟。王立杰每次都不疾不徐地跟在王先生身旁,一同慢慢地走出小区、缓缓地穿过马路,直到看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王先生接入院内。4个小时之后,王立杰会再次到达这里,在夜色中等候透析结束的王先生,再一同返回小区。从后望向他们的背影,那恬静无言的陪伴,就像两个散步归家的亲人。

  热心帮助肾结石患者取药

  “王大姐,这是您的身份证、病历本和票据,药品估计一会儿就能快递到家。”

  下午1点30分,天华园二里社区的工作人员赵振芳敲开居民王女士的门。从早上8点到现在,她一直忙着给居家医学观察的王女士解决用药的需求。王女士被通知需要居家医学观察的当天,赵振芳习惯性地问起居家期间是否有什么需求。王女士就坦言自己患有肾结石,根据医嘱,需要定期到医院开药服用,眼瞅着家里的药就要吃完了,又被通知需要居家观察,担心断药后会导致病情加重。“没事,明天我帮您去医院开药。”赵振芳盘算着,当天晚上的夜班结束后,正好赶上她轮休一天,就有时间帮王女士开药了。

  从晚上7点到早7点,值了一夜班的赵振芳简单吃了一口早餐,就马上坐上了去往中日友好医院的地铁。和分诊台的护士说明情况、排队候诊、帮助王女士和医生进行电话远程问诊、开药、将中药包寄送信息告知快递公司、返回经开区、上门送票据……待全部环节彻底完成,赵振芳回到自己家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午饭是迟到了,但好在王女士需要的药品及时抵达。

  耐心守护80岁高血压居民就医

  “居委会吗,我们家现在处于居家医学观察期,但我妈妈出现了血压升高和头晕等不舒服的情况,能出去看病吗?”周末的下午3点,正值班的社区工作人员康义接到了居民温女士的一通电话。

  “血压目前多少,还有其他症状吗?”通过初步沟通,康义了解到出现头晕等情况的是80岁高龄的吴奶奶,自测高压达到140,已连续两天出现头晕情况。简单判断后,康义觉得有必要开通就医通道。简明告知了温女士外出就医的政策后,就立即将吴奶奶的情况上报到了上级部门。不到20分钟,康义就收到了回复。同仁医院急诊科将安排开通相应的绿色通道,医院会在17点后消杀清场,居民和家属需乘坐120救护车往返。“按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也需要全程非接触陪同,我就开着车跟在救护车后面。”晚上7点半,结束了一系列检查的吴奶奶拿着检查结果走出了医院,了解到吴奶奶并无大碍,康义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下。

  在天华园二里社区,像这样温暖的故事还在持续发生。在一次次的“求”与“帮”、“问”与“答”之间,社区凝聚起了更加坚实牢固的防疫合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艳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